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4日

注册 / 登录

中国数万家茶企为何抵不过一个立顿?

文丨BT财经 常倩倩

中国的茶园面积占世界的60%,茶叶产量占世界40%以上,全国有近1000个县七万家茶企从事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却没有一家茶企的产值抵得过英国袋装茶品牌立顿

用数据对比会很直观。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茶叶企业规模普遍都"小而不美",一般茶企的产值都在百万元级别,产值过亿元的茶企寥寥无几,即便是创始于1993年的中国茶叶巨头天福茗茶,经过25年的发展后,2017年的销售额也只有16亿元,不及整个市场的1%。2016年中国总共近7万家茶企的出口总额为14.8亿美元,不及当年立顿30亿美元销售额的一半!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与消费国,但茶产业却"大而不强",中国茶企和英国立顿之间到底差了什么呢?

茶企不受资本青睐

实际上从文化层面来说,茶对中国人的意义和咖啡对欧美人的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茶文化更加历史悠久。但国外的咖啡生产商不仅能成为跨国公司,还颇受资本的追捧,如今中国A股却没有一个主营茶叶的企业。

过去A股也有茶企,1992年深深宝A上市的时候,主营业务其实是茶,如今的主营业务已经变成了粮油贸易,和茶没有太大的关系。

茶企不仅不受A股的"待见",其他股市的茶企也不受资本的欢迎。从16家上市茶企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目前中国上市茶企的营收现状。这16家茶企中,除了天福在港股主板上市,其余15家均是在新三板上市,且16家茶企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只有13.14亿元,仅天福一家上半年营收过亿元,10家茶企营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0年中国老牌茶企中国茶叶以及主营普洱茶的澜沧古茶提交了IPO招股书,准备冲击A股,被认为有望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但至今没有上市的消息。

澜沧古茶在招股书中提及,普洱茶企业数量众多,产品集中度相对不明显,行业竞争激烈。也就是说,品牌建设依然是国内茶企面临的一个问题。

另外,两家公司均有提示存货风险。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中茶股份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6亿元、7.15亿元和9.6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8.38%、39.64%和45.75%。而在这一时间段内,澜沧古茶存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1.97%、66.77%、56.27%。这表明,两家公司销售渠道有待优化。

中国茶企和立顿的市场竞争力高下立判。

中国茶企和立顿的差距

除了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中国茶企的生产模式也无法和立顿比较。

中国茶企虽多,但是都是小作坊的形式,工业化不足,而立顿能发展成如今仅次于可口可乐的跨国软饮料企业,就是因为它的现代化工艺以及对茶的不断创新。

立顿是世界上第一家销售包装茶的生产商,也是茶叶拼配技术的领导者。立顿依靠茶叶拼配技术和包装创新将茶叶生产带进了工业化时代,袋装茶颠覆了传统的饮茶传统,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茶饮消费冲泡时间长、冲泡程序复杂、茶渣不易处理、喝到茶渣不雅等弊端。事实上正是这些问题在基础层面上阻碍了当今中国茶叶原茶产品的全国、全球品牌化发展。

众所周知,茶叶的品质受到多重自然因素的影响,同一地点的茶叶都有可能有不同的口感,导致品质不一。而立顿在英国建立拼配中心,将来自世界各国的茶叶配制出固定口感的茶叶,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升级全新的口味。

食品饮料行业的企业能做到跨国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工业化生产,以便于复制,可口可乐如此,星巴克亦是如此。立顿能远销110个国家,靠的就是建立在统一口感上的工业生产程序。

中国茶叶行业种类繁多,也没有企业把经营重心放在研发茶叶口味统一及创新上。除此之外,中国茶叶行业品牌化效应较弱,国内除了少数几个以品类为主导品牌,基本上没有跨品类的强势品牌。中国茶叶这家企业不过是各类茶叶的集中地,澜沧古茶主营产品主要为普洱茶,品类过于单一,竞争力较小。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茶企只注重茶叶种类的宣传,而不注重茶叶品牌的宣传,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推行品牌化才是茶企和行业的出路,并且行业中先行的企业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品牌化经营应是中国茶企努力的方向。其实,前几年异常火爆的小罐茶已经发现了这一商机,但是小罐茶却输在了价格太高。公开资料显示,之前小罐茶定价最高的金罐系列的价格达到了6000块一斤。市场质疑其过度营销、定价虚高的声音一直存在,茶企要实现品牌化、标准化经营着实很难。

另外,中国人饮茶更倾向于原汁原味的茶,人们认为不同时间喝到的茶香不同才是真正的好茶。这一观念对茶叶的标准化生产是一大阻碍。有很多爱喝茶的人认为立顿虽然有工业化生产的优势,但是立顿选取的茶原料品质并不好,这也是中国茶企能弯道超车的机会。因此中国茶企想要赶超立顿,首先应该具有颠覆性的商业逻辑,这种颠覆不仅是整个茶行业,更是整个茶文化。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