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癌症的路上,除了抗癌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中国还有哪些路要走?
2018年,中国癌症治疗帮扶政策加快推进落实。5月,中国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7月,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通过谈判将17种高价值创新抗癌药品纳入医保目录。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创新药审评审批上持续加速 ,但“‘救命’的肿瘤创新药与患者真正获益之间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第二届价值医疗高峰论坛"上表示。
进一步说,如何让医院进得了药、让医生开得出药、让患者吃得起药? 专家们普遍认为,要让患者真正获益,还需要对医保谈判、创新药评估、医保政策落地等机制进行优化。此外,在药物以外,患者也需要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近日,《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由财新健康点主办的“第二届价值医疗高峰论坛”上发布。同期,论坛上,社保官员、来自国内外的医疗专家、抗癌药研发公司等各方代表围绕《报告》的政策建议,从医疗服务改善、医保支付创新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针对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提出建议。
首先,在减轻高价抗癌药给癌症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的问题上,各方人士针对报告提出的建议,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给出以下建议。
建立以价值为核心,基于客观科学的卫生技术评估体系的医保准入
报告建议,在疗效之外要考虑长期生存和生存质量,全社会对肿瘤医疗的资源负担;优先考虑高价值创新药物的准入,以节省整体医疗资源。应借鉴国际HTA(卫生技术评估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执行体系和准入对接的应用,结合中国政经环境、人文历史和医疗系统体系特色,建立理论评估依据。
百时美施贵宝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赵萍表示,医保对创新药的评价体系,不能只看价格,而要考虑新药的真正价值(患者的生存期价值和治疗体验)。比如拥有此次诺贝尔医学奖免疫疗法专利的抗癌药价格虽然很高,但却可以让患者免于化疗等的痛苦。而对于具体的评价维度,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沈宁表示,新药创新要经过三个维度的检验--统计学、临床和成本。
基本医保目录提高动态调整频次,保障创新抗癌药准入
报告指出,社保的抗癌药目录应从定时定期调整到定期动态调整,衔接迅速更迭的创新肿瘤治疗方法的上市和准入,优化医保资源,从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效益。
贵州省人社厅副处长罗雄表示,贵州在抗癌药医保目录上建立了淘汰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对目录中的抗癌药进行评审,对于那些效果不明显、对应患者人群少的药品进行淘汰或者下调报销比例;而对于适应症明确、效果好的创新抗癌药经过谈判,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不过罗雄也表示,医保毕竟有限,单从费用讲,新药价格还是高的,所以需要商业医疗保险的介入。
另外,在帮助肿瘤患者改善就诊体验方面,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推进建设肿瘤日间诊疗中心 统一癌症治疗门诊与住院报销比例
针对日间病房唐者数量多,旅动性大,感者的质后随访难度较大的问题,报告建议:持续推广日间病房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加强患者随访管理机制以及数据信息化的建设。同时,建立匹配的医护人员人才体系,保证医疗的质量与安全;在日间病房的支付结算方式上,统一癌症治疗门诊与住院报销比例,优化医疗成本,提升医疗价值。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院杨洪伟也表示,应该借鉴香港日间肿瘤治疗中心的经验。因为现在中国很多是住院医保才能报销,所以本来可以通过门诊部进行诊治的患者很多都进了住院部,这样不仅浪费了患者时间,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于科学、智慧医疗的多学科诊疗流程
针对中国肿瘤患者在就诊体验中"跑断腿"的问题,《报告》建议,进一步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于科学、智慧医疗的多学科诊疗流程。
作为肿瘤临床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认为:"癌症是疑难杂症集中的领域,每一个治疗决策对患者的预后都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打破医院和科室的'高墙',通过各方协作的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甚至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视频专题讲座、线上专科医联体、线上MDT门诊、远程MDT病例点评等创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具价值的医疗服务。"
以上这些建议是中国在实现”价值医疗“本土化落地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前进探索出的落地方式。所谓“价值医疗”,是以患者所获服务价值为导向的医疗(简称"价值导向型医疗"或"价值医疗")。价值导向是更加注重结果的导向,价值导向型医疗是注重诊疗效果,即以更低医疗成本获取更优医疗效果。"价值医疗" 的概念是由2009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Micheal Porter 提出的,最开始在欧美推广,现在也逐渐走进中国。
价值导向型医疗的基础在于三项根本原则:系统性衡量对患者重要的医疗效果以及为了在医疗全程确保疗效而产生的必要成本;持续追踪不同细分患者群体的医疗效果和成本;量身定制干预措施,提升对细分患者群体的价值。加快价值导向型医疗系统转型主要有四大关键要素,即信息学和数据:简化疗效与成本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共享;对标、研究和工具:将疗效及成本数据用于临床实践的改进和创新;价值导向型支付:创造激励因素,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关注价值;医疗服务组织方式的创新:改善医疗系统中的协调行动。
2017年11月16日 ,“第一届中国价值医疗高峰论坛”提出了中国版"价值医疗5E框架":即提高疗效(efficacy)、提升效率(efficiency)、改善效果(effectiveness)、赋能患者(empowerment)、医患同心(empathy)。以此为起点,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市场,从医院到企业到学界,涌现了诸多价值导向的案例。而今年发布的《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则是通过对这些案例取得的患者获益、医疗机构获益、社会获益进行解析,为肿瘤患者服务升级提供了参考,特别是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医保支付体系创新这两个层面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