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2日

注册 / 登录

海外华人助力“一带一路” 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吴恒灿主席访谈之二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2015年联合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建议,其中的"民心相通"包含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双边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积极促进与沿岸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

要做到"民心相通",需要大批精通中国和"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国情与文化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超过六千万的海外华人华侨遍布于世界各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致力于促进中国和自己国籍所属国或者居住国的文化交流合作。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
(照片 : 财经时报/符翠仪)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

祖籍福建宁德的马来西亚华人吴恒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着手将中国的文学名著翻译成马来文版本,并在新世纪引入汉语口语测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促进中马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吴恒灿现任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会长以及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委员长等职位。《财经时报》在吉隆坡对吴恒灿进行访谈,从中一窥中马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现状以及海外华人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财经时报:在"一带一路"倡议未开始以先,您已将中国优秀书籍翻译成马来文,让更多的马来西亚民众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是否可以谈谈一些心路历程?

吴恒灿:现在中国认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很有意义,其实我们当时也没有考虑要做多伟大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精通两种语言,所以就抱着"如果我们不做,谁去做呢?"这样的态度开始了。

我是马来语文本科专业毕业,早期做过马来文老师,会使用马来文和华文两种语言。1986年成立了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我当时担任秘书长,现任会长,然后在全马组织精通双语的翻译人才,现今已聚集五十多位翻译员。随后和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有系统性的合作,开始时是将本地华人诗歌、小说以及儿童读物翻译成马来文,在我们具备更高的翻译实力后,就着手把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马来文。90年代初从《水浒传》开始,我们逐步完成了四大名著的翻译,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马来文版四大名著
(照片 : 财经时报/符翠仪)

马来文版四大名著

1989年底,在当时的教育部长安华的批准下我第一次访问了中国(跟随马来西亚教育部国家语文局官方代表团出席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邀请活动)。当时受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邀请的八人代表团可以算是马中两国出版业首次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此备忘录,从89年93年,我们陆续翻译了冰心的作品、两国当代女作家文选、《白蛇传》和《水浒传》等。之后近三十年的时间,我们相继翻译了《家》、《聊斋志异》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

财经时报: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国古典名著翻译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吗?

吴恒灿:90年代国家语文局不清楚翻译过来的中国名著在马来西亚是否会有市场,所以当时我们的翻译工作是没有报酬的。另外由于古典小说有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用了大量的诗词成语,翻译难度也提升很多,比如忠孝礼仪等概念马来人社会不是很了解。即使是我们翻译出来的马来文,马来人也不一定看得懂,本地华人与马来人思维和文化背景也会有一定差别。我们邀请了全国顶尖的国家语文局编辑部来做翻译稿的审定,如果马来人编辑有看不懂的地方,我们会用更适合本土化的语言做解释,然后做出相应调整。打一个比方,我们中文有一个成语叫井底之蛙,可是马来语中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只有椰壳下的青蛙,所以需要根据马来语的使用习惯来进行修订。

财经时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今年四月在马来西亚成立了中马一带一路出版中心,您是如何看待当前中马两国图书翻译工作的呢?

吴恒灿:"一带一路"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通过丝路书香工程资助了最重要的图书翻译环节。目前(中马)一带一路出版中心已经和北京出版集团在内的七家国内出版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涵盖40多本图书,翻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其中11本已经出版,市场反应良好,比如马来文版的《这就是马云》,在新书未做任何宣传推广的情况下,已经销售了六千册以上,目前正计划再版。

中国书籍翻译成当地语言的作品
(照片 : 财经时报/符翠仪)

中国书籍翻译成当地语言的作品

财经时报:文化的交流以及书籍的翻译是相互、双边的,马来西亚与中国是如何合作的呢?

吴恒灿:现在国家语文局、国家翻译书局以及城市书院,都在和中国做版权的交流,将马来西亚华人的马来文作品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我们翻译与创作协会正积极在推动双向交流。

今年一月我代表教育部再次访问中国,和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签订了五年合作备忘录,决定互译三十本来自两国的优秀文学作品。除此以外,我们现在正在与浙江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马短篇小说选,中方和马方各自选取了五篇本国的作品,然后编辑成册,目前正在审定中。

财经时报: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剧的翻译,都离不开语言本身,那您是怎么看待中文在马来西亚的推广的呢?

吴恒灿:2009年我们成立了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随后将汉语口语水平测试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引入马来西亚。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越来越重视汉语的作用,开始资助公务员学习汉语。现今已有六批政府高级官员参加了中心组织的汉语学习班,一些优秀的学员还获得了去中国学习的机会。另外,我们每年也会组织到中国的游学活动,最近一批学员已赴厦门大学交流学习。(完) (作者 隆斐)

**以上观点属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推荐阅读:

海外华人怎么看中国文化产业“一带一路”推广?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吴恒灿主席访谈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