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商业,右手公益:“嘉庚精神”永不忘
上世纪初曾有这样一位华人"橡胶大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海外赚得的亿万财富送回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当年他一手创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部分已并入集美大学),至今依然惠及莘莘学子。
商人逐利是本性,然而他如同一股清流,把公益当成终生事业。他曾说道:"金钱如肥料,宜施不宜积。"一辈子过着简朴的生活,却为中国的现代教育耗尽家财。他就是南洋爱国华侨陈嘉庚。
虽然他过去创办的商业帝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他的名字却像一盏明灯为全世界华人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勇闯南洋 终成"华侨大亨"
1890年秋,年仅17岁的陈嘉庚从福建远渡新加坡,到其父陈杞柏的"顺安米店"学做生意。由于他勤奋好学、工作出色,很快升任经理,独当一面,处理米店日常业务。1900年,陈嘉庚返乡处理母亲后事,并守孝三年。
等他再次回到新加坡时,突然发现父亲的生意已在破产边缘。已到而立之年的陈嘉庚毫无怨言,主动从其父手中接过了25万叻币(英国殖民政府在海峡马来半岛与文莱发行的货币)的债务。
1904年,陈嘉庚开办"新利川"菠萝罐头厂,并买下"福山园"种植菠萝。实际上,当时新加坡境内已经有十几家菠萝罐头加工厂,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他却从中看到了契机。
陈嘉庚发现整个行业普遍不重视成本核算,原料浪费严重,所以他大胆改革经营方式,减少原料损耗。此外,他坚持每天到工厂监督生产,并规定购买的新鲜菠萝必须在当天做成罐头。由于管理到位,陈嘉庚的首次创业在两年内就开始盈利。
事与愿违,不久后菠萝罐头市场持续低迷,"新利川"经营受挫。然而,陈嘉庚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注意到了橡胶种植与加工的经济价值。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这种原产于亚马逊雨林的植物,他却在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坚持诚信经营的陈嘉庚,通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在1910年还清了父亲留下的所有债务。在随后的十几年里,陈嘉庚公司的经营范围拓展到了木材、制糖、皮鞋、钟表、乃至航运等。到1925年,他的商业帝国到达顶峰,橡胶园种植面积高达1.5万英亩,各项业务遍及五大洲,雇佣职工多达3万余人,能与欧美大公司一决高低。因此,陈嘉庚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橡胶大王"和"华侨大亨"。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抛开其惊人的商业成就,陈嘉庚倾资兴学、领导华侨抗战的事迹才是当代人不忘"嘉庚精神"的最重要原因。毛泽东曾赞誉其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陈嘉庚深感兴办教育乃国家富强之道。"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于是,他不惜倾资办学。
从1913年开始,陈嘉庚在家乡集美(今厦门市集美区)陆续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学校,后来统称为"集美学校"。
与此同时,他认为开办现代大学教育才是改变落后社会面貌的最终解决之道。因此,陈嘉庚于1919年返回故土以"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筹办厦门大学。以身作则,认捐了开办费100万元以及后续运营费用300万元,这笔钱相当于他当时全部身家。
1921年,厦门大学落成,包含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17个院系,被誉为"南方之强",是当时全国唯一由海外华侨独立运营的大学。即便是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企业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陈嘉庚依旧按时按量汇钱给集美和厦大。
当外国某财团提出以停止资助两校为条件,"照顾"其企业经营时,陈嘉庚愤然拒绝说道:"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在"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原则下,他积极募捐、筹款、借款,独力维持厦大16年。直至1937年,才将厦大无条件交给国民政府,自己则全力维持集美学校。
陈嘉庚倾资兴学,百折不挠,耗尽家财,用于教育的捐款累计高达1亿美金以上。他对于教育事业的痴狂让人感动,"嘉庚精神"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的影响延绵持续至今。
传承"嘉庚精神"马来西亚华商成立嘉庚基金
虽然新加坡才是陈嘉庚在南洋长期落脚的地方,但是马来西亚老一辈华人却由衷敬仰这位华人先贤,也希望能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给马来西亚各族青年。
2011年初夏,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创办人陈凯希,有感于"嘉庚精神"在当地日渐式微,于是萌生了成立陈嘉庚基金会的想法。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英迪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陈友信时,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这两位马来西亚著名华商对外宣布成立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并各自认购100万林吉特(约合165万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在他们的感召下,林玉唐、张润安以及潘沙分别认捐100万林吉特捐给基金会,这体现了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对于"嘉庚精神"的认同。
基金发起人之一的陈凯希曾多次表示,陈嘉庚是全球华商的精神领袖,值得崇敬和学习,是自己一生最敬佩的偶像。同时,白手起家的他也是"嘉庚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不屈不挠、热衷慈善、推动马中交流。
面对财富,陈凯希一直秉持"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原则。他虽不是马来西亚最富有的华商,却对马中两国的社会公益事业格外慷慨。2014年,陈凯希表示将在自己百年后捐出所有财产用于慈善。
陈凯希表示,"如果我们都能把他(陈嘉庚)当成一种精神典范,那么我相信,社会将会出现更多像陈嘉庚这样圆满的人物为国家做出贡献。"
此外,他认为"嘉庚精神"包含了深刻的东方传统思想与文化精髓,不仅属于全体华人,更具有普世价值,"(它)不应该只停留在马来西亚,我们有责任将它构筑成一座沟通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桥梁。"
据悉,陈嘉庚基金自2013年正式成立以来, 相继组织创办了"陈嘉庚精神奖"、 "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文化中心"、"嘉庚学堂"、"嘉庚论坛"等系列活动,立志推动教育、培养人才,以实际行动弘扬与传承"嘉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