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5日

注册 / 登录

风波不断,招商银行怎么了?

经济下行、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盈利能力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银行股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不断走低。

 

文丨游璃
BT财经原创文章
头图来源丨创客贴

 

同业眼中的“优等生”招商银行遭遇退步质疑。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91亿元,同比增长6.13%;归母净利润为694.20亿元,同比增长13.52%。平安证券对它的评级为“强烈推荐”,同时研报中指出招商银行此次表现整体好于市场预期,零售竞争优势稳固,长期配置价值值得看好。

 

与之相对的是虽然中报发出后招商银行股价略有上扬,95日收盘价为34.23元/股,但是长期徘徊在这个区间表明二级市场总体态度十分谨慎,股价整体仍然处于谷底。且不说年内最高点53.89元/股的荣光,单看7月初的40.92元/股,招商银行距离追平都还有着不短的路途。

 

观点分歧也存在于媒体和投资者之间,不少媒体表示招商银行资产质量下滑,净利润增速对比其他银行存在差距,后继乏力现象凸显。然而也有大量声音认为,银行自2018年起的经营上升周期遭到打断,信用卡和房地产的坏账爆发迫使大环境入冬,这样的前提下,招商银行业绩已经称得上差强人意。

 

可以确认的是,招商银行已经不再是一支毫无争议的绩优股了。

 

 

 

开始赔本赚吆喝

 

市场对招商银行的看法分歧为何如此之大?核心原因是从数据上看,招商银行确实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

 

其一是营业收入增速逐步放缓,让外界嗅到了未来堪忧的味道。

 

按照银行股研究员谷天奇的说法,“银行的报表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短期指标可以很容易调节,你想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

 

谷天奇表示,银行业的业绩增速中营收增速是相对比较难调节的,在评估个股价值时,营收增速可以被列为重要参考。但在2022年第二季度,招商银行录得营收871亿元,相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增长幅度为3.69%,环比上季度8.54%的增速有着明显差距。

 

更令人紧张的是,这种趋势延续的时间并不算短。

 

单看报告期,招商银行2021年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5.63%、13.11%、17.07%和10.64%。也就是说招商银行尽管2021年波动不断,却也至少保证了同比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去年全年下来,招商银行的营收增速为14.04%,进入2022年后断崖下跌至8.54%,如今又进一步滑落,市场的忧虑情绪蔓延也是可以预料的。

 

营收数据中第二个不令人满意的点,是净利息收入环比下滑。

 

2022年6月末,招商银行总资产为9.73万亿元,与3月末时的9.42亿元相比有所增长,但在总资产环比上升、二季度生息日期比一季度还多了一天的大背景下,净利息收入却从544.64亿元下降到了532.28亿元。

 

谷天奇特别指出,这说明二季度净息差出现了大幅下跌,分析净息差明细会发现资产收益率、零售贷款收益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真正下滑较多的是贴现率,降幅达到了55bps。“贴现利率是对市场流动性反应最灵敏的贷款品种,这种下降个人理解应该是招行为了维护客户关系赔本赚吆喝。”

 

此外,招商银行2022年中报还披露了大股东减持的情况。分析师观察到,前十大股东中的沪港通大幅减持招行股份1.52亿股,持股股东数从3月底的49.71万户涨到半年报的57.29万户,大幅增长了7.58万户。截至8月31日,沪港通已经连续4日减持招商银行,共计2110.32万股,最新持股量为15.64亿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7.58%。

 

大股东抛售股份和持股散户化一并分析,不难看出国内机构投资者对招商银行的信任危机。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张浩风表示:“招商银行这一轮表现算不上优秀,价格却是股份制银行里面的最高,业绩撑不起估值。”

 

招商银行业绩讨论下,高赞网友的表态也可见一斑。“招商银行分红之低,股价跌了这么多,以现在价买入30年也收不回来。它把每年利润大量留截高杠杆再去投资,早晚会陷进去,对这些行业公司,应当望而却步。”

 

 

 

隐雷不断

 

藏在招商银行波澜不惊水面之下的,是有关信托计划的另一隐雷。

 

据和讯网报道,今年以来有多位投资人表示通过招商银行购买的信托产品无法兑付,矛盾主要集中在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产品。

 

资料显示该信托计划总计15期产品,成立时间为2021年3至6月,持有期限为12个月,也就是说五矿信托鼎兴1号至15号产品全部到期时间最晚只到6月末。而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名投资人收到产品申请展期的通知,涉及规模总计约为23亿元。

 

鉴于招商银行在这当中承担的代销角色,投资人们认为招商银行存在违规行为,例如故意隐瞒信托产品信息、故意隐瞒投资风险、风控把控不严等。

 

有投资者向媒体曝料,称招商银行客户经理使用“招行销售的信托产品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保本保息,绝对不耽误隔年兑付”等话术,诱导客户购买产品。招行在产品上线时将其描述为“基金”,后又修改产品信息,以“房地产融资类产品”代称的行为也遭致非议,被消费者认定为故意隐瞒,违反资管新规第十二条。

 

金融分析师张浩风表示:“信托产品出现问题时,信托公司需要为此兜底,哪怕招商银行并不是主要发行方,但没有履行好把关义务的它被架上刑场也无可厚非。更何况招商银行APP上为五矿信托的鼎兴系列产品给出了R3的风险评级作为背书,而五矿信托现在被证明存在着明显的资质问题。”

 

以鼎兴9号为例,在中国信登官网查询,这款产品的首次申请登记日期是2022年1月4日,远远迟于招行APP上显示的产品发行日2021年5月31日。

 

如今来看,客户经理提供的错误信息不止高风险低收益一条,招商银行承销产品从未暴雷的历史事实上已经在去年8月终结。

 

 

 

 

2021年8月16日,招商银行代销的“大业信托·君睿15号”项目发生实质违约,这一计划募集了5亿元资金,用于九通基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融资。而九通基业是华夏幸福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母公司的债务逾期危机蔓延到了普通投资者头上,这也是招商银行代销的信托计划面向自然人首次出现违约。

 

三个月后,招行全权代销的“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协商后决定以延期2年兑付方式处理。今年5月,招商银行代销的“中航651号”信托理财产品也出现类似问题。

 

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认购了这一产品的上市公司安克创新已成立专项小组,有可能向借款人、受托人、代销银行等相关方提起诉讼。

 

 

 

准备过冬

 

尽管招商银行近期风波不断,但公允地说,信托行业频繁暴雷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出在招行身上。

 

信托行业资深从业者刘梅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房地产的黄金年代,信托是躺着也能赚钱,“当时地产商是刚性兑付的,这个路线运作得比较顺畅。”

 

房地产行业下行是近两年的事,信托行业遭遇冲击,招商银行其实也是在承接余波。目前业内的统一观点是包括招行在内的各大银行,需要积极承担辨析产品资质的责任,尽到告知义务,完善交易流程,比如清晰明确强调信息中介身份,以合同形式保证投资者知晓相关风险,消弭信息差。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过度担心也是没必要的。

 

关注银行股20年的雪球大V云蒙认为,招商银行仍然是全国性银行中最优秀的银行。只不过大中型银行股这些年都不再处于黄金时代,招商银行的“业绩平平”,是以过去优秀非凡的自己为标准,横向对比来看,招行相当能打。

 

报告期内,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54.06%,较上年末下降29.81个百分点。乍一看是资产质量走低,但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胡浩分析,招商银行历年来都保持业内罕见的极高拨备覆盖率,二者结合来看,招行风险管理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用户粘性及抗风险能力都有所保障,安全边际仍然较高。

 

银行股研究员谷天奇则进一步驳斥道:“今年经济情况不如去年,资产质量变差很正常。银行的资产质量看报表不良率用处不大,关键要看新生成不良率。

 

2022年一季报中,招行披露的不良生成率为年化1.16%,中报的不良生成率年化为1.13%,这个指标的环比下降证明,招商银行是加速暴露,正常处理,整体资产质量仍比较优异。

 

前些年下来,银行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及资金成本清理坏账,理论上来说这时应当是释放利润的时候。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及居民信心不足,房地产行业受挫,“有钱却没地方投”的资产荒和资产质量恶化都在挤压银行,此前储蓄的弹药成了过冬时的粮食。整体来说,外部环境不明时,招行的这份财报其实并不算差。

 

正如张浩风所说:“虽然投资银行不愿意看到基本面的下行,但这是事实。接下来2个季度重点要看降息后经济环境是不是企稳,只要经济环境企稳,银行的资产质量就能够稳定。准备好过冬,活下去很重要。接下来银行比的,就是谁能活下去。”

 

对于一直被称为“优等生”的招商银行来说,越是寒冬越要有定力,做最好的自己就够了。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