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05月02日

注册 / 登录

学会过年送礼,90后才算真正长大?

学会过年送礼,90后才算真正长大?

你已经是个成熟的90后了,应该学会自己送礼了。

文丨BT财经

这可能是继"你有对象了吗""你工资多少""你啥时候要孩子"之后,过年期间最令90后扎心和烦心的问题之一。

B叔掐指一算,最老的一批90后已经三十而立,最小的今年也要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了。90后们,是时候面对真正的成人世界了!

学会送礼,才算成人?

"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回来过年了,待在北京得了!"

小佳年前回家没多久,就接受了妈妈关于春节送礼规矩的一通教育。她和丈夫是高中同学,去年刚刚新婚。按江苏老家规矩,结婚了,就要以小家的名义独自走亲戚,不能像往年一样跟在父母后面。

而过年送礼,可不是件随便糊弄的小事--这是情商与财商的双重考验。

按小佳妈的说法,给各个长辈送礼要送双份,得有酒有茶有烟,还必须提上两斤新鲜猪肉,要用红袋子包着。不能太厚此薄彼,但也要稍微有所区别,得体现出辈分高低、关系亲疏......

"我过年啥心思都没有了,天天盘算送的礼有没有问题。"除了自家亲戚,小佳还要面对老公家的亲戚,一想到要坐在那和一年见一次或者压根不认识的亲戚硬聊,就尴尬到不行。

说到这,小佳还有些忿忿不平:"这些事都是我在操心,我老公啥也不管,只管拎东西,敢情就我一个人在渡劫!"

姚梅比甜甜结婚早两年,对过年送礼已有些经验,但仍有令她头疼的地方:"给长辈送礼其实是比较轻松的,每年都烟酒那几样,家家户户都这样,反正这些礼总能'迁徙'回来一部分。倒是小孩子的礼,一年一个样,太难买了!"

姚梅也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孩子过生日总是事后才知道,现在过年了,总得表示表示。"虽然我就地过年不回家了,但这些礼数还是一样不能少。"

她头秃了好几天,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最后从网上挑选了一堆寄回家去:有益智玩具、英文绘本、玩具车,还有过年喜庆的婴儿服......

王庆是山东人,今年是他头一遭给岳父母准备过年礼物,发愁到不行。

"本来想包个大红包就完事了,结果媳妇翻了我白眼,别想偷懒这事,真是比送情人节礼物还没底,我在超市晃悠了一小时,愣是不知道买什么好......"最后,他咬咬牙,提着两瓶最贵的五粮液上门了。

王庆算了算,今年走亲访友的送礼、压岁钱再加上给双方父母的红包,花了将近3万块钱,"家里亲戚多,人情礼数也多,这3万块钱相当于我和我媳妇两个人两个月的工资" 。

更让90后郁闷的是,自己绞尽脑汁、精心准备的礼,未必能讨对方欢喜。

"送礼真是个技术活,送便宜了,显得小气,送贵了,又心疼钱......"

"我最尴尬的一次,是发现我嫂子把我送的电热锅挂在闲鱼上了......"

"我从北京背回来几盒稻香村,结果家里人都不太稀罕这种特产......"

不少90后感慨,什么时候自己对过年送礼这件事不犯怵了,自如从容地拜年走亲戚,才算真正长大、成熟了!

无效支出or价值互换?

为什么送礼是一件令90后头疼的事呢?

在小佳看来,过年送礼纯粹就是一场无效支出:"我挨家挨户送出去的那些礼品,结果没两天又转了回来,有什么意思嘛?"

通过今年送礼的实践,她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位远房亲戚开了家小超市,乡里人收到高档烟酒后,折价卖给这位亲戚,他再原价卖给小佳这样前来备礼的年轻人。

"合着就我花钱了,他们都在赚钱!"

90后高灿自从工作以来,每年过年都得使劲揣摩爸妈的喜好,但几乎每次都让他感到失望:买过电动牙刷,结果被嫌弃用起来太吵;买过空气净化器,结果一次都没开过;保健品等他第二年回家一看过期了......

"感觉我每次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想象,却总送不到他们心坎上,总说我有钱没地方花。"正是这种无力感,让高灿对送礼充满了排斥。

高灿知道,父母长辈更想得到的礼物是孩子的陪伴,但大多数90后都是在外奔波忙于生计。有数据显示,59.6%的年轻人一年在家乡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当你永远给不到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时,过年送礼似乎真是一场无用的支出。

这场"无效支出"还体现在接受者对礼物价值的低估。

经济学家乔尔·沃德弗格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所收礼物的平均估值是礼物原价的65%~90%。也就是说,不管你送多么贵重的礼物,对方都会低估一些,转而送给你的礼品也会相应打些折扣。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热衷于送礼而不是直接送现金呢?像王庆这样想就包个红包的想法,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懂人情世故"呢?

这就牵扯到礼物的价值问题。不同于商品可计算的经济价值,礼物还多了一层无法量化的主观价值。

正是这层主观价值,让送礼这件事不再是单向行为,而包含了"回礼"。人们送礼会渴望回报,回礼是为了防止对方未来停止付出。

从这一角度来看,送礼似乎并不是无效支出,而是一种价值的互换互惠。

美国人类学家韦纳表示,送礼,与其说是"赠送",不如说是"借贷",总有一天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收回。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节也从来都不是单向流动的,送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剂资金流转、巩固社会资本的作用。

让高灿烦恼的送礼,其实是他对于父母多年来养育之恩的回礼。小佳眼中白忙一场的礼品大迁移,也正是人情关系的反复确认和拉近。

礼尚往来,类似于投资行为。在当下,你是投资者,投资的是人情、是关系、是信息、是社会价值,未来有可能收到数倍的回报。

不过,获益的前提是这种行为必须持续进行、重复博弈。否则,一旦关系脱节,就真的成了一场无效支出了。

会诞生送礼新年俗吗?

今年国家首次提倡"就地过年",也由此催生了异地送礼的新年俗。

据饿了么和大润发联合推出的《2021春节就地消费报告》可知,一线城市的异地消费者订单显著增多,牛奶礼盒、水果礼盒成为异地投喂的热门品。很多人在备注里留言:"过年回不了家,为父母亲点的",还嘱托商家"要挑品质好的""要送货上门"。

学会过年送礼,90后才算真正长大?

京东的《2021 春节年货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截至1月25日,2021京东年货节期间异地订单量激增,整体增幅达到49.7%。

其中,一二线城市发往三到六线城市的订单大幅增加,沈阳、成都、北京、哈尔滨、长春等城市异地订单量增长均超过50%。从发出订单量TGI(相关订单占所有订单的比例)来看,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川排名前列;从接收订单量TGI来看,贵州、江西、四川、安徽和广西排名前五。

而从老家寄出的订单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北京接受异地订单排名全国第一,其次为上海、浙江和广东。

京东这份报告还指出,90后人群已成为重点品类的消费主力,他们拉动了今年年货消费的风向。

从京东大数据来看,90后的消费水准还是相当不错,敢花钱、重品质,送礼送得越来越重:

京东年货节期间,年货礼盒销量整体增幅达到249%,高端礼盒销量增幅为205%。最受消费者欢迎的Top5年货礼盒品类分别为:贝/参类、乳品冷饮、营养健康、鲜花、香水彩妆。

由此可见,虽然不少90后没有回家过年,但送礼的事没有耽误,还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

姚梅说,虽然挑礼物费了心思,但就地过年远离了唠叨爱打听的亲戚、繁缛的拜年礼节和酒桌文化,让她轻松不少,"这或许就是我们90后感到更舒适的距离感吧,我们可以送礼,送礼只图个自己安心开心,但并不想背负太多的人情债。"

当90后从旧习俗中获得了喘口气的自由后,一个新的社会习俗或将孕育而生。

与上一辈人不同,90后大多数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在专业分工精细化、人口大规模的现代大都市生存。我们面对的世界大了,但圈子小了,每个人只需要完成手上的工作即可,无需靠人情关系守护。我们或许都不知道一墙之隔的室友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朝夕相处的同事有什么爱好。

在这样相对淡漠、脆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礼品的交换价值变淡了。与其期待不确定的未来回报,不如选择即刻等价的商品交换。

以姚梅为代表的90后,对于送礼的心理,基本上是抱着沉没成本的态度了,不期待回礼,只求问心无愧罢了。

换个角度来看,扎根异乡的90后也很难再融入老家的乡土文化了,过年送礼或许成为维系家乡的唯一纽带了。

当异乡成为家乡,当人情社会转向契约社会,又会诞生什么送礼新年俗呢?或许,我们又会怀念此时俗气却热闹的送礼文化了。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