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叮当健康(以下简称叮当快药)在2021年6月22日上市未果后,于3月16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叮当快药虽然有着高达8.5%的市场占有率,近几年却一直被众多媒体和投资人质疑在持续亏损。

 

通过招股书来看与前次交表的数据相比,公司的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且亏损确实在进一步扩大。此次赴港上市,叮当快药能否讲好"最后一公里"的送药故事?

 

腾讯音乐,不要也罢

钱都去哪儿了?

 

叮当快药于2014年成立,作为成立8年的一家数字健康医疗平台,"28分钟送药上门"让叮当快药为公众所熟知。

 

招股书显示,叮当快药的注册用户高达3300万。2020年有相关报告指出,叮当快药是即时到家的零售药房行业最大的供应商,在数字药房收入方面位居前三 。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但为保障"28分钟送药上门",叮当快药的投入十分巨大,一直在持续自建药品配送系统以及配送团队。截至2021年年底,叮当快药拥有多达2800多名骑手的专业药品配送团队。如此庞大的配送团队需要昂贵的成本支出。这是叮当快药持续亏损的一大原因。

 

招股书数据表明,叮当快药2019年收入为12.76亿元,2020年为22.9亿元,2021年36.79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9.8%,但亏损的增速却远超营收的增速。2021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由2019年的2.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99亿元。亏损两年增幅高达484%。而2018年的亏损仅为1.03亿元。随后几年每年的亏损都几乎翻倍,巨额亏损也成为制约叮当快药发展和上市的桎梏。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叮当快药的持续亏损,是因为占比高达20%销售费用和自建物流系统,其中物流和仓储服务开支在报告期内分别为2亿元、2.83亿元、4.12亿元,同样占据总营收较高的比例。

 

这典型的是重资产运营模式,让叮当快药背上了"内忧"的沉重包袱。报告期内,叮当快药的负债总额竟然一直高于总资产,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叮当快药的负债总额高达55.36亿元,而总资产仅为为29.46亿元,权益总额为-25.9亿元,总负债是总资产的1.88倍。

 

曾几何时,医药O2O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但随着烧钱力度的减弱,迫使行业进行洗牌,大多数企业因资金断裂被迫转型、倒闭,叮当快药四年烧去近30亿元的背后更是反映出整个行业竞争惨烈。"烧钱换市场"的互联网打法又再次照搬到医药O2O行业,注定会"血流成河"。叮当快药作为其中幸存者在资本市场存活下来,但首次上市却于2021年12月失败,资本市场对其仍心存疑虑。

 

康复之家董事长栢煜认为,在O2O行业叮当快药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自身渠道来说,都具备一定优势,行业整体也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目前O2O还处于流量红利的增长点上,叮咚快药的机会很大,但同样要解决自身的亏损问题。他们自建物流前期亏损是在所难免的,就像当年的京东物流,前期一样巨额亏损,但上市后市值却高达千亿。"

 

腾讯音乐,不要也罢

营收单一埋下"暗雷"

 

叮当快药营收由O2O送药上门服务和线下的实体药店两大部分构成。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的订单数分别是2640万、4050万和6030万,以 2021年实现营收36.79亿元计算,平均60元的客单价并不高,且叮当快药的营收过于单一,目前,叮当快药的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贡献了超95%的收入,包括线上直营、业务分销及线下零售产生的收入。只有快药服务能够贡献收入,其他的在线诊疗(除在线咨询外的业务)和慢病与健康管理业务并没有在报告期内产生实际收入。相比其他互联网巨头,其营收略显单一。

 

叮当快药的智慧药房提供定期送货、预订单送货、线下提货等送货方式,为加快互联网思维模式,叮当快药全通路接入网络,目前在17个城市建立了348家智慧药房的庞大网络,保障药品可在28分钟内派送至患者,以此来吸引用户。

同时叮当快药还提供24小时药剂师购买指导,为用户提供在线医生诊疗服务,医疗团队主要包括18名全职医生及73名兼职医生、通过与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合作产生关联的800多名外部医生,以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叮当快药看似非常专业,也拥有数量庞大的医疗专业人员,但和其竞争对手相比却稍显羸弱。

 

据艾媒数据,天猫医药(阿里健康旗下)有3000名执业药师在线值守,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为每天超过12万人次提供问诊咨询服务,且复诊率近50%,这样的数据叮当快药显然短期内无法做到。京东健康递2020年总营收为193.8亿元,同期的叮当快药营收规模为22.29亿元,叮当快药营收规模只有京东健康的八分之一左右。

 

O2O从业者王冬认为这是流量所致,"和阿里、京东相比,叮当快药显然不具备流量优势,而互联网的流量是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叮当快药自身无法产生流量,想要获取流量,就需要付出成本,且会被竞争对手卡脖子,从用户层面来看,叮当快药很难和阿里和京东竞争。"

 

而叮当快药的竞争对手并不只是阿里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入赛道,这些要钱有钱要流量有流量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叮当快药的日子陷入"内忧外患"更不好过。

 

为拓展业务生态,目前叮当快药已与数家保险公司合作,通过与4000多家制药公司及药品分销公司的合作,以及对数据的挖掘,叮当快药慢慢构建了用户健康、医药及医疗大数据间的知识图谱,进一步为互联网医疗及医药保险服务。叮当快药已经意识到,相比较卖药,"医+药+检+险"健康生态更具想象力和前景。而健康生态的构建却需要巨额的投入和周期,短期内很难一蹴而就。

 

腾讯音乐,不要也罢

后劲不足增速放缓

 

艾媒数据统计,未来几年中国医药O2O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也是众多资本涌入该赛道的原因所在。

 

栢煜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老兵",对药品O2O模式十分看好,他认为在线下门店网络铺设后,叮当快药能够更多的开展在线诊疗及慢病管理等业务,虽然目前业务尚未实现收入但也能为自身的快药业务实现引流,带来一定的流量。

 

但随着消费者消费方式的转变,医药电商O2O的模式获得了发展良机,这种模式有利于药品服务的提升,能够融合线下药店和线上医药电商的优势,应对药品的瞬时需求,成为医药电商和服务中的重要环节。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但是在这样好的市场环境下,叮当快药的增速却在放缓引发了资本和市场的担忧,互联网行业讲究增速,像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巨头同样因增速放缓而被资本市场质疑。

从招股书数据明显看出,叮当快药的增速确实在明显放缓。2019年叮当快药的营业收入为12.76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为22.29亿元,同比增幅为75%。2021年叮当快药的营业收入为36.79亿元,同比增幅为65%。相比2020年的营业收入的增幅下滑10%。

 

而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客观原因,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尽量避免外出和扎堆去药房购药,对送药上门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叮当快药的增速明显在放缓,在营收规模上在两年内几乎扩大两倍,增长速度却下降至65%。这对一家互联网新兴企业来说表现稍显差强人意。

"相比其他互联网企业动辄翻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速,叮当快药的增速并不算太喜人,毕竟因为疫情的原因,对送药上门的需求会更大,一旦疫情平稳或过去,叮当快药可能连这个增速都难以保持,这对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是难以让人满意的。"王冬对叮当快药增速放缓表达了担忧,他认为这也是影响其第一次上市失败的因素之一。

 

营收增幅放缓之外,让资本市场担忧的还有毛利率的不断下滑。招股书显示,叮当快药在2019年毛利率为36.8%,2020年降至34.4%,而2021年继续下降至31.6%。虽然每年下降并不到,最高的也只是由2020年到2021年下滑的2.8%,但持续下降显然不是个好讯号。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叮当快药的自建物流体系,能够解决困扰医药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充分利用线下药店资源,将门店的功能从售药转变为体验、提货和配送,贴合当地需求,完成和用户的最终对接。这种模式未来是肯定看好的,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但目前一大问题是,短期内成本会激增,增长速度会远高于收入的增速,这如何找到盈利的平衡点才是叮当快药最亟需考虑的首要问题。

 

腾讯音乐,不要也罢

还需要沉淀再沉淀

 

叮当快药的自建物流体系,以及他所倡导的健康生态,都是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的长期投入,这需要在投入巨大的情况下还要耐得住"寂寞",有长远的规划和理想,一旦过于心急,将会让前期投入付诸东流。

 

上述业内人士还对叮当快药自建物流体系提供了风险建议"自建物流会导致人力成本加大,开支巨大,同时还无法把控药品质量,有一定的法律责任风险,也无法把控药店库存,有下单断货的风险。但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钱来烧。"

 

目前来看,叮当快药已经开始内部革新,从服务本质上着手优化整个链条。在《药品网络零售配送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推出后,叮当快药积极探索无人车配送技术,这对药品的调度和配送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叮当快药的资金还算充裕,通过烯牛数据可知叮当快药自2014年9月2日天使轮至2021年6月8日已经经历7轮融资,按已披露的金额计算,除去天使轮和A轮的数千万元,至今融资规模已累计达33亿元(即时汇率计算),而按2017年12月26日软银中国未披露的投资金额和前面A轮一致的情况计算,叮当快药保守融资为36亿元。

 

叮当快药,“医不自治”?

但叮当快药的烧钱同样迅猛,仅仅自2018年至今已经烧去近30亿元,融来的钱所剩无几,一旦叮当快药这次未能登陆资本市场,以他们烧钱的速度,这些钱难撑太久。

 

"叮当快药目前通过让利、扩大营销投入等方式,推动品牌形象树立并在市场成为红海之前占据更多的份额,这样势必会造成巨大亏损。但他们必须以此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一旦失去市场占有率,则可能前功尽弃。"王冬认为叮当快药烧钱没有问题,问题是能否持续烧下去,如果上市不成功,在早已"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叮当快药需要烧钱,却同样要理性烧钱。

 

在"最后一公里送药"这个生意上,叮当快药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病症,并且似乎短时间内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前景并不乐观。叮当快药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十分谨慎选择,因为第一次IPO的失败留给叮当快药试错的机会并不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