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2日

注册 / 登录

科技赋能金融,为金融带来什么?

11月23日下午,由野马财经携手独角金融主办的"回归新金融价值--2018领航新金融行业峰会"于北京达美艺术中心召开。

据《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金融科技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42%,用户人数超过5亿,位居全球首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迅速崛起并开始逐渐改变用户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交易习惯。

现今,越来越多技术成为新金融发展的翅膀,人⼯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都在新金融领域得到了深入的运⽤。2018年是新金融的蛰伏之年,监管环境日益趋严,不合规平台纷纷退出,P2P备案迟迟未决;资本投融资活动由火热转为理性,促使部分科技金融公司转型并在区块链领域布局。

虽然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无法掩盖的是头部平台资本化、巨头迅猛发展和行业秩序的日渐明清。那么,科技赋能金融,给能够新金融带来什么?

人工智能诞生于虚拟,服务于现实

凡普金科副总裁白柏认为,人工智能诞生于虚拟,服务于现实,它与金融的结合,能够让金融更懂你的生活。

 

人工智能诞生于虚拟,服务于现实
(图片 : 主办方《野马财经》提供)

凡普金科副总裁白柏

 

 

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实人工智能对于现实生活的服务也是潜移默化的。互联网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人工智能根据数据,不断满足我们现有的一些需求。我们能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个整个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性。那人工智能+金融会有什么样的一个改变呢?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做出理财评估。不仅可以对借贷方进行风控评估,对投资端一样是有很高的价值。更多的资产端来源于个人、小微个体。

人工智能还可以做到什么?可以减少欺诈。通过很多借款人的ip、手机号,能够识别欺诈。另外,在营销方面能够做数据分析。例如,爱钱进。它通过优化的营销方式或者推广方式,更加精准的寻找到,更愿意投资这个平台的人,该平台从14年到18年的体量存量约300亿左右。

白柏还谈到,在金融服务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跟人工智能进行结合,包括现在的客服、投资顾问、电话交易、风险管理、身份识别等方面。另外,人工智能与服务业工业、农业都可以有很好的融合,甚至还可以将金融科技运用到扶贫上面,更好地服务于小微商户。

科技赋能新金融带来的价值

在谈到新金融的价值时,不得不回到最早的命题--"普惠金融"。基于智能终端快速的发展,普惠金融具备了普及性和普遍性;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完善提升,金融服务能够通过用户沉淀下来的数据,去不断改进技术、模型,在智能投顾、小额信贷等方面的风控上有非常好的应用。

 

科技赋能新金融带来的价值
(图片 : 主办方《野马财经》提供)

捷越CRO金可冶

 

捷越CRO金可冶表示,普惠金融首先是"普"再就是"惠"。在"普"上面,这几年新金融、互联网金融、网贷做得非常好。但是在"惠"上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老百姓为了获取金融服务所付出的代价其实是非常昂贵的。

 从技术赋能新金融角度,金可冶谈了新金融的价值。第一,合规是游戏的基本规则,技术创新一定要合规、符合道德底线; 第二,认清科技的价值和局限性;第三,解决市场痛点为支撑点。任何科技的创新一定还是要明白做这个事到底是为什么,解决什么痛点。金可冶说:"金融行业三大痛点,欺诈、多头借贷、失联。"第四,技术与金融高度融合,技术还只是一个手段,在目前或者非常长的时间内还是取代不了人,真正把风控做好的支撑还是对业务的理解,对风控的理解;第五,关于B2B2C模式,第一个B--做金融科技的公司必须要懂金融要了解金融的本质,要了解风控的本质,第二个B--被赋能的公司一定自己要懂这件事情,自己要把关,还要有持续性。

金可冶探讨了大数据风控迅猛发展背后的原因和智能风控的本质。他指出,当前风控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征信体系尚不完善,无法覆盖到所有人群,借款人的信用审核成本高、风险大;另一方面,由于违约成本低,部分借款人存在恶意欺诈、恶意骗贷等行为,这也是行业高坏账率的根本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