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9日

注册 / 登录

比亚迪的高度,已经不仅仅是销量和技术了?

作 者 | 张津京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刷新了自己创造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纪录。

 

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媒体并没有被比亚迪下线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什么车型所吸引;也没有关注比亚迪卖出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底能带来多少的利润。因为,一进会场的所有人都被比亚迪这一波的操作震到头皮发麻。

 

在会场门口已经放好的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宣传背景板的下面,13辆分别来自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的代表车型列阵排开。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比亚迪的两款车型排列在了第1排的两边,中间最核心的位置,放着红旗,放着东风汽车,放着上汽的飞凡汽车,而蔚小理的车型也放在了显眼的位置。甚至连刚刚拿常压油箱的事情疯狂攻击比亚迪的长城汽车,也被比亚迪排在了第2排最醒目的地方。

 

当日,这款宣传背景板的广告语,居然不是以比亚迪为核心,反而在重点宣传“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比亚迪让人颇感意外的,还不仅仅是场外的布置。整个下线仪式开篇视频,居然变成了回顾中国汽车奋斗史的宣传片。关键比亚迪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宣传片的主角,反而非常客观的点评了每一家知名车企在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未来的辉煌前景。

 

说实话,我也在事后反复观看了这样一个纪录片,头皮发麻的同时确实感动非常。因为比亚迪没有把自己作为整个纪录片最核心的要素,而只是将自己视为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视为中国汽车走向海外的一个代表而已。

 

这种格局弥足珍贵,也纷纷让车评人泪目。而比亚迪与王传福的格局,这两天纷纷成为媒体关注的核心,并在短视频平台不断传播。

 

然而其实格局的背后,是有着不一样的底气,只有弄明白了这一点,想学比亚迪才可能有希望。

 

01

 

到这里很多人想问什么是比亚迪的底气,什么又是比亚迪敢把格局放这么高的缘由?

 

我觉得是他们ALL IN新能源后十年坚持不懈的投入,带来已经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根据7月底比亚迪发布的中报预告可以看出,预计2023 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05亿至117亿元,同比+192%至225%,扣非归母净利润93至103亿元,同比+207%至240%。

 

实际上,比亚迪继续大卖的新能源汽车是利润表现大超预期的根本原因。在上半年期间,比亚迪成功售出125.6万辆新能源汽车,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率达到了94.25%。其中,插电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为63.14万辆,同比增长了101%,纯电动车型的累计销量为61.68万辆,同比增长了91%,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38%,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根据业绩预测,比亚迪汽车业务非净利润约为55.7亿元,2023年第二季度新能源车销量为70.4万辆,单车非净利润约为8000元,较上一季度增加约2000元,超出市场预期。

 

尽管二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且比亚迪面临主力车型改款换代和消化老库存的压力,但是通过长期不懈对于技术的投入,比亚迪现在拥有了自研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CTB、iTAC、DiSus-C智能电控主动悬架、四电机独立驱动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并打造了e平台3.0、DM-i、易四方等造车平台。这些技术创新为比亚迪提供了竞争力,筑起技术护城河。

 

也正因此,比亚迪才有了市场广泛的欢迎度,也才能用最短时间做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

 

这是一个挡不住的趋势引发的奇迹。

 

02

 

比亚迪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确实是惊人的。

 

据一季报显示,比亚迪的研发费用高达62.38亿,同比增长164.24%。年报中的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186.54亿,同比增长133.44%。这些数字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对科研的重视,也表明了公司在加速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决心。

 

翻看比亚迪最近几年的财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季度和年度,比亚迪在科研上的投入都保持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而且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大。从2019年年报的数据来看,研发费用支出增速仅为12.83%。然而,到了2022年的年报,研发费用数值已经翻了二倍还多,增速也超过100%。

 

在过去的12年里,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部分年份的研发投入甚至是净利润的3-4倍。比亚迪的领导者王传福明确表示,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尽管公司的净利润连续三年大幅下滑,尤其是在2019年,公司净利润只有16亿元,但在研发上,比亚迪仍然坚定地投入了84亿元。

 

“许多人在笑我们,这是在烧钱。”说到此处,王传福再度哽咽。“我们深知,要把车造好,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

 

正是在这样重视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比亚迪现在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名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过千亿元。

 

这意味着,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仅在金额上惊人,而且也表明了公司在人才队伍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坚实基础。据统计,比亚迪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并获得15项专利授权,这充分展示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方面的强大实力。

 

总的来说,比亚迪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不仅在金额上惊人,而且也表现出公司对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的重视。这种投入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这可能才是王传福在现场数度落泪,但还表明自己一直在被不看好的时候咬牙坚持的重要原因。

 

03

 

有时,坚持不一定胜利,但不坚持一定胜利不了。

 

在500万辆车下线仪式会场,谈及过往王传福哽咽不止。

 

比亚迪在技术路线上具有前瞻性。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搭载了全球首创的DM混动技术。然而,尽管比亚迪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从市场角度来看,当年混合动力技术的“春天”尚未到来,比亚迪的第三代DM技术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在活动上,王传福表示,虽然混动当时市场份额较小,且插电混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突破,许多车企已经放弃了这条技术路线,但在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就应该放弃。尽管内部存在争议,他依然坚信插电混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确方向,并表示会坚定地走这条路线。

 

 

 

 

他强调,即使最终证明他的决策是错误的,他也愿意承担责任。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已经成为了比亚迪的动力和支撑,推动着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

 

回顾过去15年的历程,比亚迪在插电混动技术上的投入无疑是巨大的。从2008年开始,比亚迪的收入和利润经历了起伏不定的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投入较大的那几年,公司的盈利状况受到了重大影响。

 

作为一家在A股和港股双重上市的企业,王传福和比亚迪的管理层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他们始终坚信插电式混动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顶住所有压力,坚持走这条路线。

 

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这得益于王传福的坚定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数据能说明他坚持的意义。

 

比亚迪从2008年发布第一辆F3DM开始,经过13年时间,于2021年5月完成了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随后,比亚迪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从100万辆增长到了300万辆。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9个月。

 

04

 

说实话,王传福的坚持和他对于传统汽车产业的深度认知,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创新的这条路上似乎走的与众不同。

 

跟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上来就把车内操作环境和中控大屏,以及娱乐搞到顶级不一样;也跟特斯拉先以视觉自动驾驶作为技术标签不同,比亚迪所有的技术投入,全部打在了新能源汽车造车的基本技术要点上。

 

这可能是王传福作为一个长期在工业生产一线企业家的直觉,也可能是它对于汽车产业深度思考后的结果。

 

现在不论是比亚迪三电一体的传控和电机系统,亦或是闻名中外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还有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

 

这也让比亚迪成为中国少数几家可以全产业链实现厂商自主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且比亚迪的电池、电机,电控等相关的核心技术也已经开始对外赋能。最起码特斯拉采用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的汽车,就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市。

 

这点实际上实施起来更加不容易。

 

某种程度上讲,王传福走的是一条更艰难、更困苦,更看不到短期收益的研发道路。

 

不论是新能源车机系统,亦或是自动驾驶,在数据叠加和训练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能看到相关的进步,可以给研发团队和市场团队带来更多的憧憬和希望,也能在资本市场赢得非常好的认同。

 

但王传福选择的将科研经费下沉到汽车制造的关键环节,从底层实现技术的突破,这实际上某种意义是跟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律相吻合。回想燃油车大行其道的时代,汽车企业在发动机、传控系统、变速箱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往往会带动整个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传福现在做的是跟以往那些知名的燃油车企,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反而特别认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最底层的技术上进行投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才能产生自己的技术壁垒和护城河。

 

仰望U8卖出超百万的价格,甚至还引发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争抢,原因就在于它集成了比亚迪在汽车底盘、在汽车控制、在电动发动机等等领域,最核心的技术突破和高精尖技术。

 

而现在比亚迪真正走量的车型,已经从十几万的秦plus,开始向二三十万的车型转移。越来越大的品牌溢价也带给比亚迪,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取越来越多的利润。

 

说实话所有车企都想品牌溢价,但比亚迪走量的同时还能实现品牌溢价,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于行业基础技术的掌握与突破。

 

这点非常重要。

 

05

 

今天我们说比亚迪下线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个奇迹,其实这也只能是一个开始。

 

根据王传福的演讲,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这种大趋势的变化已经出现,比亚迪只不过是提早准备,在这种趋势面前乘风破浪,顺势而行。

 

当然比亚迪也有自己的短板。

 

千年不变的车机以及被人诟病的自动驾驶系统,实际上管理层尤其是王传福心知肚明。最新的消息是,比亚迪解散了跟百度自动驾驶合作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自身研发相关系统的工作中。

 

这可以看作王传福开始为比亚迪补上最后一块拼图。

 

而随着这种车机交互与智能化相关能力的赋予,比亚迪建立在自身基础技术突破上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同样比亚迪的汽车会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也许第1,00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的下线,可能就在不远处。

 

而王传福想做到的带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乘势发展,也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这点,比怎么怼友商来说都更加重要,也更有格局。

 

恭喜王传福,祝福比亚迪。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