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海涛:后疫情时期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2020年9月11日-13日,首届中国-东盟线上商贸洽谈会在国奥贸促网上隆重召开。
该洽谈会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共同主办,北京领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奥有限公司承办,以"化天涯作咫尺·触商机于指端"为主题,立足中国东盟双边市场国际贸易,旨在打造后疫情时代跨国企业沟通商机、展示产品的长期平台。
在9月11日的开幕式上,原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柴海涛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
这次全球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超出了原先许多机构的预判。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大幅度萎缩。世界银行发布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下降4.9%,是二战以来程度最深的衰退。
但是,疫情蔓延中,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两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一是今年6月份开始,中国的进出口转负为正,率先出现了正增长;二是东盟超过欧美国家,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一、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蕴藏着巨大进出口潜力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继6月份进出口正增长之后,7月份继续实现出口和进口双双正增长。出口额按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0.4%(按美元计增速7.2%),进口增长1.6%。这个成绩不仅创下疫情至今的纪录,也是去年3月以来新高。
如果把1-7月情况连起来看,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16万亿元人民币,只比去年同期下降1.7%,其中,出口微降0.9%;进口下降2.6%,可以说,基本摆脱了年初几个月因疫情导致外贸大幅度下降的阴影。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 GDP从二季度由负转正,实现3.2%的增长。
7月29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增速今年放缓至1.6%,但对2021年中国GDP增速的增速,给出了7.9%的新高。当然,我们要看到,这个预测比较乐观,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性仍然强大,经济恢复难以一蹴而就,未来发展仍有波折,我们依然要做好抵御各种危机的准备。
中国外贸统计数据转好的原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中长期效应。
短期因素是中国较早控制了疫情,在全球供应链出现短缺的时候复工复产,尽力满足国际市场必需品特别是防疫用品和医疗物资的供应。例如6、7月份中国医疗物资的出口暴增33-59%,前7个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达6343.2亿元,同比增长了35.8%。
中期因素是中国政府的"稳外贸"的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保外贸主体、扶持中小微企业、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抓订单、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储、专业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着力稳住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保持了外贸促进政策的一贯性。
长期效应是中国有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人均GDP,2019年迈上了1万美元的新台阶,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有学者研究,未来15年,中国潜在的货物和服务进口需求达40万亿美元,这样巨量的进口订单,将拉动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与中国形成更加密切经贸关系。
二、全球产业链布局变化将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创造新机会
任何一次危机都意味着一个新的结构调整开始。疫情过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出现若干新特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和调整。
首先要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深入嵌入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中,跨国投资最重要的决策依据,遵循的仍然是全球产业布局、科技吸收能力、基础设施完备程度、生产销售和运输交付渠道便捷等逻辑和路径,各国经济几乎没有可能脱离全球市场独立存在,依然需要参与全球化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也曾出现过逆全球化的声音,各国纷纷出台提高关税、进口管制、反倾销、政府补贴、货币贬值等保护主义措施,但10年、20年后再看,总体上各国限制措施是减少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是当前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会适度调整和分化。世界贸易有三分之二是通过全球产业链形成的。这次疫情造成产业链部分链条和环节断裂,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是供应链布局的短距化。复杂分工意味着更长的供应链,在疫情中,长距离的运输物流与批发零售形成瓶颈和梗阻,反映出目前全球产业链布局网络脆弱的一面。危机过后,各国会采取一些举措,缩短供应链长度,减少外部依赖。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布局,也将更多地考虑缩短供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二是产业链布局的区域化。减少中间品的跨洲制造环节,建立地理区位相近、互补性较强的闭环供应链,将成为各国有意识的举动。在欧洲,欧盟和相关国家已经是一体化最为成熟的地区。在亚洲,东亚供应链在疫情中表现稳定,东盟继2019年超过美国,2020年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5%以上,中日韩之间的区域合作也大有潜力。在北美,随着美加墨新自贸协定的签署,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美国、欧洲、亚洲三大区域,构建各自闭合完整的价值链体系的驱动力正在增强。
三是服务业分工的国际化。产业链变化的机遇将出现在服务业方面。服务和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粘合作用越来越大,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产业化,使得目前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货物贸易。WTO全球贸易报告认为,数字技术、人口变化、收入增长和气候变化四大领域将催生未来全球产业链中的新业态和新需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全球化演进的新特点,这将给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贸合作带来新机会。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根据亚洲开发银行7月份发布的数据,区域内贸易占亚洲国家外贸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58%。东盟是最早与中国签署多边自贸协定的区域组织,目前又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8月27日举行的部长级视频会议上,各方承诺将继续努力推动实现年内如期签署协定。中方表态,将始终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确保本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亚洲的区域、次区域合作的潜力方兴未艾。近年来,中国对世界出口的国别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南亚国家上升幅度最高,比如越南目前已经排到了中国出口市场的第4位。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南对美出口迅速增加的同时,从中国进口也在同步增加,这是否属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区域贸易替代"效应,或者属于未来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一个新的适应性安排,很多学者正在做深入分析。
总之,RCEP、中日韩自贸区等新的区域经贸合作制度安排,对推动亚太地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升地区价值链水平,提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各国政府应积极推动,企业也要及时抓住机遇。
三、中国将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开始新一轮开放发展历程
中国最近有个新提法,叫做"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起国际国内高度关注。有不少朋友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是否有调整或者变化?对此我也愿意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首先要看到,这个战略表述的变化,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央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既然是持久战,就要针对未来形势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应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主动撤出国际市场,更不是退回到闭关锁国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根本目的在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二,新战略谋划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产业链重构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谋求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让中国产业链的供给侧,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侧,共同形成一个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大市场,对国际贸易行业来说,这是个政策利好而不是相反。
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外贸政策会有三个坚定不移。
一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度。以开放对抗封闭,以多边反击单边,避免在大国竞争博弈中,将"逆全球化"思潮演变为"去中国化"。中国将来将以更低的关税水平、更短的负面清单、更便利的市场准入、更透明的市场规则、更有新引力的营商环境,来体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二是坚定不移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通两个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是,国内配套政策要为扩大内需营造更为国际化和高水平开放的营商环境,使庞大的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互相促进和良性循环,为中外企业提供更广泛空间和机遇。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区域经贸合作一体化。加快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日韩自贸协定进程,进一步打造区域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在中国新一轮开放进程中,中国、东盟和亚洲各国扩大贸易、投资、产业等领域的互相开放与合作正逢其时。后疫情时期,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