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吉耀: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产业新动能逆势成长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本届论坛以"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求索突破之道,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控宏观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动态。其中,在8月14日举办的"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大会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
毕吉耀: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应邀参加今天的盛会,按照会议的要求,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经济发展任务十分重要,但这种情况下我们遭遇了突如其来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我国经济运行也受到了严重冲击,汽车产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及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在迅速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势头、疫情防控形势得到持续向好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推进复工复产,围绕"六稳六保"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无论是从财政、货币还是其他各方面政策出台了非常多的政策支持企业稳岗、就业。
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在较短时间内由升转降稳步恢复,呈现出稳定转好的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上半年以来我想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
从今年3月份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复工复产逐步有序推进,工业生产、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到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从1-2月份下降13.5%逐月回升至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从1-2月份的20.5%收窄至1.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从1-2月份的24.5%收窄至1-6月份的3.1%。另外,外贸进出口表现也明显好于预期。特别是近两个月来持续呈现正增长态势,7月份回升速度按人民币计算超过10%,按美元计算超过7%,到7.2%。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实际同比下降1.6%,其中一季度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从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和PMI指数来看,这一轮冲击超过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跌的幅度非常大,但同时回升的速度也非常快,基本是V型的,锐角型的V型的复苏态势。服务业的生产受到影响更大一些,恢复的程度相对工业来说缓慢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的影响很大,其中汽车对全社会销售品零售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因为现在汽车消费在规模以上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比重占到三分之一,所以汽车销售的下降也会带动整个全社会消费数据的下降。
同时,投资来看,房地产投资现在已经恢复到正增长,但是制造业投资增长恢复速度疲弱,这是连续几年来的低增长态势。基建投资在今年加大了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快发行专项债以及"两兴一纵"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下呈现较好的复苏态势,这一次受到的影响比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受影响比较大的是房地产投资,主要靠4万亿的基础基建投资把这个拉起来了。
外贸进出口两个月恢复了正增长,在全球来说也是表现的非常亮丽,同时超出很多人的预期。GDP的增长,季度、年度来看,这次受的影响超过08、09年一季度,出现了一季度是6.8%的负增长,一季度环比下降4.4%,折合年率的话大概降幅34%,比美国二季度32%还要高一些,这次影响还是蛮大的。这是经济增长情况。
二是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从就业形势来看,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冲击,对群众就业和基本民生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稳企业、保就业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有力措施,在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基本民生需要的同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从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6月份的5.7%。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前期受疫情影响退出的劳动力陆续返岗或重新就业,多数行业就业人数达到疫情前水平,在职职工上班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同失业率仍高达10%以上的美、欧等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且逐步改善。
上个月美国失业率虽然有所回落,也是达到10.2%,欧元区基本在7%,8%之间,这张图是这些年来城镇新增就业情况(见图),实际上十八大以来,2013年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大概1300万人,今年目标是900万,上半年564万,今年估计全年仍然达到1000万以上,跟前两年(1300万)相比,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包括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高顶开始回落了,跟前些年5%的水平相比仍然较高,今年的目标5.5%左右,基本可以实现。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劳动力大国,失业率0.1个百分点的上升,背后隐含的失业人员数量还是庞大的,所以稳就业仍然是今年下半年的重要任务。
三是物价形势总体稳定。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及时采取保供稳价系列政策措施,确保防疫用品物质和基本民生用品供应,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水平虽有波动但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并呈现回落趋势,月度同比涨幅从1、2月份的5.4%、5.2%回落至5、6月份的2.4%、2.5%,7月份是2.7%,主要受洪涝灾害影响和猪肉价格上涨比较快的影响,上半年包括前7个月目前在3.8%,下半年还是回落的态势,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剔除能源和食品之后的核心价格指数是走弱的,现在反映的是市场的需求还不是很旺盛。
随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国内制造业稳步恢复和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转涨,6月份同比下降3.0%,环比上涨0.4%,上半年同比下降1.9%,呈现稳定回升态势。这是CPI和PPI的走势情况,总体来看,今年CPI是温和上涨,全年3.5%左右的目标,我们能够有效控制在3.5%以内,但是PPI今年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年末可能转正,目前尽管复工复产推进很快,市场需求也在恢复,但是需求总体来讲还是相对偏弱一点。
四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良好。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成效显著,有力支持了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保持顺差,实际利用外资由降转升,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应对外部冲击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万亿多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略低于7的水平。
这是我们国家进出口年度增速情况,看看今年上半年1-7月份,目前还有进口出口按美元计算还是负增长,个位数只有1%点几,相比08、09年的影响,我们受的影响比较小。这也是出乎我们意料,反映出强大制造业的韧性,疫情发生后,全球对防疫用品和医用物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今年这方面的涨幅接近400%,成为带动我们出口的重要方面。另外由于这些年来,中国产品广泛的在各国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其他国家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停工停产的时候,反而加大了中国的产品需求,而我们疫情最先爆发,但3月份基本上得到了控制,所以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展现出中国是一个强大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能力。
WTO预计,预计今年全球货物商品进出口贸易量下降13-32%,我们今年上半年只有不到2%的下降,而且6、7月份出现了比较快的增长,预计全年恢复正增长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是非常难得的。
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上半年一季度利用外资是负增长,二季度实现正增长。总体来讲,从2017年以后,自从开始严格控制非理性投资以后,利用外资还是超过了对外投资,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经常项目上半年仍然保持顺差,800多亿美元,占GDP比重大概1.3%。
实际上中国经济以往靠出口投资拉动,金融危机以后,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往金融危机之前,经常项目顺差曾经GDP接近10%,内外不平衡的问题非常严重,当时也受到了人民币生存压力和美国对我们的打压。但是现在经常项目顺差GDP基本控制在2%左右,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外需依赖型转向主要靠内需,我们是内需主导型经济。上半年的情况,基本上还是稳定的状况。
五是新动能逆势成长。
疫情期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诸如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无人配送等新模式迅速普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发展壮大。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9%,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
同时,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关的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7%、4.0%和3.8%,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4%。此外,网上商品零售加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4%。
经济持续复苏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呈现边际改善、稳定转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二季度经济回升仍属于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间,经济运行尚未回归正常水平。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运行呈现稳定转好发展态势,但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阻力。
外部风险因素依然较多,一是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2000万,美国、巴西、印度等新增病例还在大量增加,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防控,一些国家"带疫解封"加大了疫情扩散风险。
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我国将不得不加大边境和口岸人员、货物等出入境的管控和检验检疫力度,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跨境贸易、投资、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同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外贸企业和跨国经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二是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带来的外部风险增多。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将下降4.9%,世界贸易量将下降11.2%,为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如果出现"二次疫情冲击",世界经济衰退程度还会更深,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看到黄金价格创了新高,也出现回落,股市先跌后涨,全球都在货币宽松,未来金融市场的动荡还是很大的,一些国家债台高筑,今年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宏观政策、财政赤字率提高3.6%,相当于增加了3.76万亿人民币的缺口,专项债发行3.75万亿,加上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将近8万亿,去年GDP总量是接近100万亿,我们相当于GDP8%的力度增加,美国、欧洲更多了,所以说这些国家债台高筑,主权债务违约情况,还有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风险加大。这些外部风险势必通过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等渠道对我国经济持续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不排除美国大幅宽松,下一波经济复苏令人失望的情况下面会进一步贬值,带来一系列的调整,外部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对今年全球经济和主要经济体的预测基本上全是负增长,上半年的情况看到,美国比我们晚一个周期,二季度环比下降32%,欧元区同比下降15%,这是非常严峻的,所以全年来的预测,情况都不很美妙。在主要经济体中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唯一正增长的是中国,预测我们今年增长了1%,已经很了不起了。
三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加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困境,一些国家在向外"甩锅"的同时不断强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措施,不仅拖累了全球疫情防控,而且严重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加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美国顽固奉行霸权主义和霸凌主义,以种种莫须有"罪名"对我全方位施压,中美冲突摩擦已从经贸、科技、金融领域向政治、安全、军事、外交领域升级,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
本来疫情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受到影响,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所以世界经济复苏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外部的环境也更加的复杂严峻,这是今后面临的一些挑战。
从国内来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一是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恢复缓慢。
从上半年的情况看,生产端经济指标在复产复工的带动下回升较快,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都已恢复正增长;但需求端经济指标恢复相对较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仍处在负增长区间。
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上半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9、1.5、-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只有投资带动今年经济增长正的贡献,其他基本上都是负的贡献,这张图可以看到生产和消费指标对比来看,需求端的恢复还是慢一点;需求端里面消费又比投资慢一些。(见图)
事实上,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下降9.3%,降幅非常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这些数据反映出经济的下行压力经济没有恢复。因此,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仍是短期制约经济持续复苏的主要因素。
折算成拉动点数来看,今年上半年-1.8%的增长中间主要是消费拉低的,投资还是正的贡献,有1.5%。短期的稳增长还是靠有效投资。
这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图,这是扣除物价变化以后的,这次疫情对收入和消费影响很大的。
二是稳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尽管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受疫情影响,一些制造业企业虽然已经复工复产,但受市场需求不旺、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不愿招聘新员工,甚至解聘裁员。餐饮、住宿、健身、旅游、网吧、剧场等众多服务业远未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
重点人群特别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到874万人,但受疫情期间招聘需求减少或招聘工作延迟等因素影响,签约率不足四成,显著低于往年。
我孩子是研究生毕业,比较幸运的是年前就找到工作了,在中石化,基本上没有几个人,除了考公务员的几个以外,几乎没有。我们的调研来看,签约率不到4%,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今年还是比较大的,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返乡农民工在疫情严重的也是超过千万,重新务工面临新的困难,总体来讲就业压力很大,中国的就业问题还是长期的问题,回顾历史,经过几轮比较大的,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下乡知青返城也是几千万人的待业,97、98年的国企改革,三四千万人的下岗也是非常严峻的,08、09年的金融危机两千万的农民工返乡。这次虽然情况也不是非常乐观,但总体来说,因为现在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服务业占的比重很大,随着疫情进一步好转,就业形势下半年还是能够保持稳定的。
三是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当前经济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市场需求恢复相对缓慢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生产快于销售,库存积压严重,陷入"增产不增收"境地。
虽然国家出台了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援企惠企政策措施,但多数企业特别是民企仍面临较大的经营成本压力,工资、房租、贷款利息等刚性支出并未削减,而加强疫情防控又增加了一部分成本,企业盈利状况堪忧,研发、技改、设备更新投入意愿低下。
外贸企业普遍受到国际市场订单减少、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断、资金融通受阻、部分国家实施贸易限制措施等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较多困难。
需要面对面服务和引起人员聚集的服务业,如餐饮、住宿、旅游、影剧院、健身、会展等行业,营业收入远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四是财政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国家加大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赤字率和债务率都有所提升,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加快,宏观杠杆率攀升蕴藏的风险值得高度关注。2017年开始去杠杆,也为这次加杠杆打造了空间,如果没有前两年的去杠杆,今年遇到疫情,这么大规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宏观风险,今年宏观杠杆率上升21%个点,2107年以来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去杠杆、加杠杆,也有几个点的下降,今年一下子干上去21个点,这方面蕴藏的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跟企业一样,如果销售维持住,你的债务问题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在你债务高起的情况下,销售还断崖式下降,就很难生存了。
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但疫情防控和保基本民生、保运转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矛盾突出,基层财政风险加大。
在新增贷款大量增加和货币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趋升,部分中小银行可能因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下降而面临较大经营风险。部分企业通过低息贷款和发债获取资金购买高收益金融产品,既影响资金直达实体经济,又造成资金空转加大金融体系风险。
国家一方面采取很多措施,把钱希望流到实体企业中间,个别企业因为实体不赚钱,结果拿着钱又到金融市场上套利,这个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做了判断,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做了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目前疫情是短期冲击,但是疫情可能持续时间比较长,同时和长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叠加在一起,所以变成了一个长久的问题,我们要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强调了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不能就眼前看眼前,同时更加注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看到一方面疫情中间为了应对疫情进行政策对冲,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另一方面深刻认识到做这些措施必然会带来债务率、杠杆率的上升,为未来带来一些风险。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现在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当前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的方面,同时也要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对下半年的政策,定调非常清楚,上半年如果说俗一点是"放水",下半年要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今年财政政策力度刚才我给大家举了一些数字,力度已经很大了,下半年关键要把政策落实好。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31...下半年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可能不会进一步宽松了,同时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以前讲的比较少,这次特别强调了精准导向,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的作用,重点新增贷款还是流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这是我们的基础。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发改委的主任特别强调下半年推动一些地方放松汽车限制的措施,特别是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继续扩大开放。
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做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人就业影响,强化外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
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施一批长江、黄河生态保护重大工程。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近期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我们仍有条件和能力保持经济短期稳定转好态势和长期向好发展趋势。
从短期看,上半年经济稳定转好为下半年持续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3月份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回升或降幅收窄,二季度经济实现了3.2%的恢复性增长,说明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和自我调整能力。随着围绕"六稳"和"六保"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下半年中国经济大概率将保持稳步复苏态势。
中国经济从短期和长期来讲,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变,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上半年的经济稳定转好为下半年的持续复苏奠定了基础。从目前的指标来看,下半年大概率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复苏态势。从现在指标测算来看,三季度至少达到4.5%以上,四季度有可能达到6%以上,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有3%(保守估计)。这是个人看法。
从长期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积累形成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强大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基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够在风险挑战丛生的国际环境下谋求实现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