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华为推出三折屏手机,网友却发现专卖店信号的大秘密?

 

作 者 | T800

 

据极目新闻9月14日报道,近日华为正式推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后,华为专卖店空前火爆。

 

但是,新闻报道却“歪楼了”。有网友发现了一个华为专卖店的“惊天大秘密”——这儿的网络速度特别快!该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专门跑到华为官方店,用店里手机抢票,周杰伦南京站演唱会门票轻松拿下!”

 

评论区更有自称是华为专卖店店员现身说法称:“店里的路由器以及宽带还有全网WIFI,那好得不是一点半点。”还有网友称,华为专卖店的WIFI信号相当于一个基站!

 

 

据极目新闻报道,原来华为专卖店有灵犀通信技术的支撑,让华为手机能保持稳定且快速的网络连接。不少网友纷纷炸锅,表示“打开新思路!”,并跟评:“人怎么可以这么聪明”、“那我20号是不是可以去华为店里抢三折叠了”“懂了!过年抢车票就去华为手机店!”

 

灵犀通信技术到底是什么?

 

华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引领着手机通信技术的革新。

 

谈到华为的黑科技,简直数不胜数。5G网络的专利申请数量,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是领先的。5.5G网络的建设,华为也正在积极的筹备和测试中。而北斗卫星消息,还有天通卫星通话,更是实现了没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卫星来实现消息、语音等通讯。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你是否曾在地铁深处、电梯间或是偏远地区,遭遇过手机信号突然消失的尴尬?那一刻,仿佛与世界失联,焦虑与不安随之而来。这,正是无数智能手机用户共同的痛点。华为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挺身而出,以“灵犀通信技术”为剑,誓要斩断信号死角,让连接无处不在。

 

故事要从华为P60系列说起。在2023年3月,华为带着黑科技,震撼发布了这款旗舰手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首次搭载的“灵犀通信技术”。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革新,更是华为对用户需求深刻洞察的体现。灵犀通信技术,如同一位智慧的魔法师,通过软硬件的完美结合,大幅提升了手机的信号质量和连接能力。

 

华为的多模低辐射天线技术,如同为手机穿上了隐形的信号增强盔甲,无论用户如何握持,都能保证信号的稳定与强劲。而全新双联信号强化技术,更是能根据用户的握持姿势,实时感知信号变化,智能优选最佳信号路径,让网速如飞。配合华为路由器的全应用双Wi-Fi智能加速,低时延、防卡顿,下载速度飙升,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速网络体验。

 

如果说P60系列是灵犀通信技术的初试啼声,那么Mate X3的发布,则是这一技术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作为华为折叠屏手机的代表作,Mate X3不仅在设计上独树一帜,更在通信技术上实现了新的飞跃。灵犀通信技术在Mate X3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与增强,无论是折叠态还是展开态,都能保证信号的稳定与流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ate X3通过灵犀算法加持,实现了三网并发和四网协同的壮举。在高速下载或浏览视频时,主卡蜂窝、Wi-Fi 2.4 GHz、Wi-Fi 5 GHz齐头并进,速度之快,让人惊叹。而四网协同则能在不同网络间无感切换,确保用户始终享受最稳定的网络体验。此外,多设备通信共享功能的加入,更是打破了设备间的界限,让通信和联网能力得以共享,开启了全新的智能互联时代。

 

时间流转,当华为Mate60系列带着全新的灵犀通信技术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这一次,华为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优秀基因,更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创新。Mate60系列首次搭载了全新升级的灵犀通信技术,通过新增的AI算法能力,进一步优化了地铁、高铁、电梯、地下停车场等弱信号场景下的通信体验。

 

在地铁或高铁上,Mate60系列能够智能感知环境变化,优选网络基站,提高弱信号的通信能力和极限吞吐速率。即便是在人流量巨大的高峰期,也能保证用户流畅观看视频、直播或进行视频会议。而在地下停车场这样的信号死角,Mate60系列同样能够保持稳定的通话质量和网络连接,让扫码付款、临时视频会议等场景变得轻松自如。

 

华为灵犀通信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从电磁场分散技术、宽波束技术到多天线聚合增强技术,华为不断突破天线技术的极限,为灵犀通信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而灵犀网络和灵犀算法的加入,则通过复杂的软件算法进一步提升了通信的潜力和稳定性。

 

 

在央视探访华为灵犀通信实验室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华为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与付出。他们通过成千上万个基站的仿真和模拟,不断优化测试环境,确保测出的手机信号体验是最好的。这种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正是华为能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今,华为灵犀通信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它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稳定、流畅的通信体验,更推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信号技术革新。随着5.5G和Wi-Fi 7时代的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灵犀通信技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华为的黑科技到底有多少?

 

华为的黑科技,到底还有多少未被揭晓?

 

想象一下,深邃的海底,万籁俱寂,只有黑暗与压力相伴。传统上,若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传递信息,唯一的办法便是铺设昂贵的海底光缆,如同为海洋编织一张庞大的信息网。但华为近日却用一项名为“极化码(Polar Code)”的黑科技,颠覆了这一切。

 

在海底1000米的深处,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华为完美实现——无需光缆,仅凭无线信号,便能在30公里的超长距离内实现零误码的数据传输。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堆砌,它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实现了高效、稳定的无线通讯。华为的极化码方案,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深海通信的无限可能,让信息的流动不再受物理界限的束缚。

 

要知道,极化码并非凭空而来,它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结晶。在2016年的5G通信标准制定中,华为的极化码方案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eMBB场景控制信道编码的首选,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华为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

 

如果说深海通信是华为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那么北斗卫星消息技术,则是华为在星辰大海中的又一壮举。在遥远的太空,华为利用极高效的压缩算法,将一张张动辄几兆的照片,压缩至仅800Byte的大小,相当于400个汉字的空间。这种近乎魔术般的压缩能力,让人们在任何地点,哪怕是偏远的无人区,也能通过卫星发送高清图片,实现即时通讯。

 

更令人瞩目的是,在2024年的消费级天通终端性能评测中,华为Pura70Pro+以卓越的表现摘得五星排名第一的桂冠。这不仅仅是对华为卫星通讯技术的认可,更是对其在通信领域全面领先地位的肯定。在其他手机厂商纷纷效仿之时,华为早已站在了行业的最前沿,引领着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方向。

 

从深海到星空,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华为的网络通讯技术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这一终端,更是一个覆盖海陆空三维空间的庞大通讯网络。在海底,华为用极化码技术实现了无线通讯的突破;在星空,华为通过北斗卫星消息技术让信息无界;而在地面,华为的5G、Wi-Fi等技术更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样的华为,怎能不让人心生敬畏?它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通信技术边界的拓宽;它的每一项黑科技,都是对人类智慧极限的挑战。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华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重研发,华为不只是说说而已

 

每当提及华为,人们总会被其背后的科技力量所震撼,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华为对研发的无比重视与巨额投入。

 

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带领下,这家企业从最初的通信设备代理商,一步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这背后,是华为对研发持之以恒的执着与投入。

 

据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保持在高位,近年来更是超过了14%,这一比例在全球科技企业中都是罕见的。这意味着,每卖出100元的产品,华为就愿意拿出超过14元来支持研发创新。在绝对的投入金额上,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更是以百亿元人民币计,这样的手笔,无疑是对“重研发”最直接的诠释。

 

而这些资金,被精准地投入到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从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到智能手机、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等多元化产品,华为的研发版图覆盖了ICT行业的每一个角落。正是这种全方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让华为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屡创佳绩,用技术实力赢得了业界的赞誉。

 

华为的研发投入,不仅为其自身带来了技术上的领先与产品上的优势,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5G领域,华为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成为了全球5G技术的领跑者之一。其自主研发的5G芯片、基站设备等关键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合作。

 

此外,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华为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力与竞争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华为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比如三折屏手机的问世,不止让国内的讨论度空前的高涨,也在国外各大社交媒体刷爆了。有海外网友甚至等不及海外发布,准备乘坐飞机来中国抢购。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与ICT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华为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持续投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华为将继续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聚焦前沿技术与关键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与创新共赢。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华为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与努力无疑是其取得今天成就的关键所在,华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