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9日

注册 / 登录

【财报深度解读】海天撵不上千禾?

【财报深度解读】海天撵不上千禾?

作 者 | 游璃

正文共计4662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海天味业进军人工智能的新闻引爆了投资人的好奇心。

 

1月15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海天味业1月11日新成立一家子公司天致(广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该公司由海天味业100%控股。市场有人猜测,海天味业是否要跨界进军AI。

 

随后,海天味业董事会办公室快速回应《中国证券报》称:“没有,没有,千万不要误会,就是做我司的酿造设备而已。”虽然海天味业回应没有“跨界”人工智能的打算,但是海天味业跨界预制菜、益生菌豆奶等品类由来已久。

 

新零售行业研究员姜鹏许指出,相比起跨界其他食品品类,跨界人工智能或更能提振投资人信心,食品和调味品行业接入人工智能优势是巨大的,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能、质量和效率;此外人工智能可以用于食品中残留物、微生物、有害物质等的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了传统的手工检测的不足之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食品成分、营养价值、口感等信息,提供优质产品配料和工艺。

 

虽然海天味业否认了进军人工智能,但是对于目前的业绩来说,资本市场或更希望海天味业步子跨的大一些,给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想象力,这对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节点并不是坏事。

 

 

1

基本盘失守,酱油板块倒退三年

 

 

除了海天味业控股人工智能公司的新闻,另一个重磅新闻是,近日“酱油茅”海天味业在上交所官网公开了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天味业总共回购了676万股股份,价格区间为34.01元/股至39.13元/股。

 

回购这类操作,许多投资者其实并不陌生,对于二级市场上价格较低的标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其实是乐于见到企业以回购等方式维护股价的。尤其在市场调整或整体估值偏低的阶段,德邦证券研报指出,公司释放资金回购股票是一种积极信号,这意味着管理层对自家业务的信心和发展潜力有足够的底气,作为逆周期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回购股票向市场传达着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一定程度上能够提振市场信心。

 

但在海天味业身上,提气的效用并不十分明显。截至1月16日,海天味业股价为34.36元/股,总市值1910.62亿元,相较此前124元/股的股价跌去了74%。

 

一方面是因为海天味业回购股票的动作并不快,综合公开数据,海天味业是在2023年11月审议通过后分两批回购了股票,目前累计支付总金额约2.5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1215%。按照海天味业官方消息,它计划回购的总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8亿元,也就是说现在刚执行了50%左右,投资者或许还处于观望阶段。

 

另一个原因是,海天味业2023年到现在为止的业绩并不算好,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Q3营收微增2.2%,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24%。投资者心里或许还在犹豫,“酱油茅”海天味业到底怎么了?

 

2021年是海天味业的高光时刻,1月第一个交易周,海天味业股价创下了124.68元的高峰,市值一度接近7000亿元,PE估值高达144倍。但就在三年以后,海天味业市值蒸发了5000亿元,相当于跌去了一家农夫山泉,市场对它的情绪也走向低谷,最严重时有不少投资者或业内人士言辞激烈地表示:“这还不是海天味业的最低点。”

 

海天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需要从财报中寻根溯源。

 

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9.655亿元,同比下滑4.19%;归母净利润为30.96亿元,同比下滑8.76%。这是海天味业上市以来第一次在半年报中出现两大核心指标双双失速的情况,第三季度也颓势依旧。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营收为186.5亿元,下降2.33%;净利润43.29亿元,下降7.25%;扣非归母净利润41.52亿元,下降7.67%,同比增长率在行业里都称得上排名靠后。

 

纵览近三年股价,业绩失速或已是老毛病。此前海天味业之所以被称为“酱油茅”,原因就在于长期保持着双位数增速。

 

2014年上市后的七年间,海天味业营收从87亿元飙涨到了227.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5.3%,在传统行业中属于非常亮眼的表现。据36氪统计,它在当时的盈利能力也很不错,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21.8%,净利率在20%以上的高水平线上维持多年。

 

但从2020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间,海天味业的营收增速从15.13%滑落到9.71%,再继续下探至2.42%,降幅越来越大,直到2023年转正为负。

 

业绩跌得如此明显,海天味业自然不是无所感知。2023年海天味业给自己定下了“营收281.7亿元,归母净利润68.2亿元”的经营目标,到三季度为止分别完成了66%和63%,考虑到海天味业目前还只是堪堪止住营收继续减少的态势,净利润还处在下滑区间,四季度的经营压力不言而喻。

 

细分维度来看,造成海天味业业绩波动的是其基本盘。

 

海天酱油一直以来都是它的招牌产品,2023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酱油类产品在总收入中的贡献率超过50%,但酱油板块营收只有96.26亿元,同比下降7.47%,这是海天酱油自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过百亿后首次跌出百亿规模。且低于2020年同期的97.28亿元。

 

调味酱板块的情况与酱油类似,前三季度调味酱品类营收18.66亿元,同比下滑5.67%,这已经是调味酱业务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下滑,整体营收规模同样低于2020年同期,尽管遭受疫情困扰,2020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的调味酱还是实现了19.45亿元收入。

 

三项主营业务中,唯一还在“坚挺”的是蚝油,2023年前九个月,海天味业蚝油品类营收32.21亿元,同比微增0.34%,上半年时蚝油业务同比下滑了0.53%,酱油、调味酱则分别减少了9.28%和5.96%。

 

 

2

调味升级,开启下一轮竞速

 

 

营收为什么突然哑火?一个重要的背景是疫情,以及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影响。

 

海天味业客户主要集中在B端餐饮上。华鑫证券的数据显示,海天味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军餐饮渠道的调味品企业,2020年其餐饮渠道收入占比达到60%,后来由于疫情下滑至50%左右,海天味业举办过多次推广会,并通过赞助职业学校教育等方式扩大覆盖面。

 

2020年以后餐饮行业遭遇冲击,据西雅国际测算,中国餐饮行业在限制出行、封城配送等条件的影响下合计损失达到3.48万亿元。与之相对的是,居家时长增加带动了家庭渠道扩张,C端调味品需求提升,结构上的变化没有影响调味品的整体规模,零售通路渐渐吞掉了一部分餐饮渠道的份额,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千禾味业的崛起。

 

2022年千禾味业营收同比增长26.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5.35%,营收、净利、扣非净利润和品类销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的业绩还在增长,营业总收入录得23.31亿元,同比增长50.0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06.61%。

 

大环境的变迁还进一步催化了调味品的消费升级,新零售行业研究员彭余辉就指出,海天味业里的王牌产品沿用的还是老套路,直到李锦记、千禾等品牌相继出现并真切影响到消费者认知,海天才“姗姗来迟”地开始推出高端款无添加酱油。

 

2023年十月的添加剂风波又为海天带来新一轮影响,不过客观来说,同样不打“零添加”旗号的中炬高新表现也优于海天,2023年1-9月中炬高新酱油营收同比增长6.47%,鸡精鸡粉营收同比增长11.71%。

 

当然,渠道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对海天味业也不尽然是坏处。就像ToB和ToC实际上没有优劣之分一样,海天味业长期以来建立的品牌护城河仍然有效,餐饮渠道对调味品的要求更倾向于安全、稳定、标准化,厨师不会轻易更换调味品这类高频、高存在感的产品,海天味业在餐饮行业的优势依旧难被撼动。

 

 

 

2021年开始,海天味业在财报中增加了“其他”品类,前三季度内包括食醋、料酒等在内的其他品类实现营收26.4亿元,依旧是海天味业增幅最快的品类板块,同比大增19.85%,高于今年上半年的12.19%。

 

此外,直播带货、团购等新型消费方式对全体调味品企业都造成了冲击,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注重品质体验的升级与注重价低便利的降级同步进行,诸多企业也遭遇了经营失速,求变是最大的不变。

 

前述提到的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前者三季度营收为2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7亿元,营业收入是海天味业的八分之一左右,利润则在十分之一左右。后者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3.55亿元,与海天味业的186.50亿元差距也很明显,海天的营收体量依然位居第一且远高于其他三家,这给了它更多试错的机会,以及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3

从调味品讲到预制菜

 

 

大量研究报告指出,酱油等基础调味品的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对于“重启增长”和“接续增长”,企业必须摆正态度。

 

2023年,海天开始强调经销商的作用。作为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企业,海天与主打中高端的千禾存在许多不同,借助经销商网络快速在空白市场和下沉市场铺货就是海天经营多年后积淀下的壁垒,非一朝一夕之功,意味着后来者短时间内也难以追赶。

 

2023年的经销商大会上海天味业表示,要给经销商提供稳定的预期和强大的后盾,服务好经销商以保证经营。2023半年度业绩会回复投资者时海天也提到,年内会尽力调节经销商库存水平。

 

当然,光是做好基础工作还不足以挽留经销商。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海天经销商数量总计6775家,增加608家,减少1005家,尽管其中有不少是达不到合作经营要求的小经销商,但通过互利共赢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做厚利润,才能更好地维持海天三倍于竞争对手的经销商体系。

 

从2020年起,海天开始加速推出复合调味品,当时市面上的颐海国际、天味、红九九已经占据了主流口味高地,海天转而推出韩式辣牛肉、云南酸汤、新疆番茄、冬阴功汤等口味,避其锋芒开辟新的细分市场。

 

从结果来看,较高的市场教育成本拖累了盈利。华创证券研报显示,复调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普遍要低于基础调味品企业,基础调味品与复合调味品的“左右互搏”也影响了海天味业的发展。

 

延宕数年以后,经销商大会上海天终于明确了发展定位:“基础调味品+基础调味品迭代品”组团发展。但其黄豆酱、招牌拌饭酱、香菇酱、火锅底料等一系列新产品最终结果如何,还有待后续揭晓。

 

2023年,海天味业也继续跨界,开始布局预制菜领域,目前推出了青花椒烤鱼和金汤酸菜鱼两款预制菜产品。比起高手林立的复合调味品赛道,预制菜的热度更高,蓝海有待开垦,品牌力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更大。

 

除此之外,海天味业2023年7月还推出了益生菌豆奶,主打0胆固醇、0反式脂肪、非转基因等标签,据一线调研报告,由于采购大豆具有价格优势,这一产品在经销商带货时效果不俗。长远看,清洁配方等健康性标签对海天主业的带动效应也值得期待。

 

虽然海天味业否认了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可能性,但是市场依然对海天味业保持信心。2023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经营性净现金流3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59%,实现大幅增长。充足的弹药和回购股份为机构与投资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坚持下去,海天味业的拐点或许就将到来。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