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9日

注册 / 登录

【财报深度解读】恒大汽车和难兄难弟,每卖一辆车最多亏损8000万

1274192.jpg

作 者 | 梦萧

正文共计5662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恒大汽车走到了危急存亡的十字路口。

 

1月8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其执行董事刘永灼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为此恒大汽车申请了短暂交易停牌,并于当日恢复交易。

 

1月9日深夜,中国恒大(3333.HK)发布公告,对沽空机构GMT Research早前发布的“恒大公司从未盈利过”的报告进行详细回应。恒大表示,“相关报告并无实际依据,所谓结论仅是作者的臆测和怀疑。”

 

恒大的公告也未能阻挡恒大汽车股价继续下跌。1月8日当日恒大汽车收盘股价为0.39港元/股,跌幅6.02%,截至1月9日收盘,恒大汽车在新年内迎来一波6连跌,股价由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0.51港元跌至0.36港元,跌幅29.4%。距2021年2月72.450港元的股价高点跌幅达99.5%,市值蒸发了7814亿港元。自2023年9月18日以来,恒大汽车股价就一直跌破1港元,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仙股”。

 

 

 

 

恒大汽车曾经是恒大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在恒大深陷债务危机的情况下,许家印都没有将其出售,在2023年9月28日许家印被抓后仅3个月,恒大汽车高管刘永灼被抓,这对本来就运营困难被资本看衰的恒大汽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2023年威马、高合等造车新势力都遭遇挫折,恒大汽车是否止步于此,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

核心人物折戟

 

 

1981年出生的刘永灼在22岁就加入恒大,出任恒大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如此重要的职位让年仅22岁的刘永灼担任,可见许家印对其重视。

 

作为许家印的得力干将,刘永灼曾分管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在恒大金元足球席卷亚洲时,经常是媒体关注的焦点。2010年,刘永灼任职恒大足球俱乐部董事长,之后球队以中甲冠军身份冲上中超,上演中国凯泽斯劳滕的神话。其任职期间曾力主引进孔卡、埃尔克森等年薪千万的世界级外援和里皮、斯科拉里、卡纳瓦罗等世界名帅,曾在全北现代的客场取得5:1的大捷,并2次斩获亚洲冠军联赛冠军,其作用功不可没。中超七冠王就是最好的佐证。

 

随着恒大足球的衰落,刘永灼开始分管恒大集团其他业务,曾任职恒大文化产业集团、恒大农牧集团、恒大互联网金融集团、恒大高科技集团等。现任恒大集团常务副总裁 、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兼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整车研究院院长。尽管只是一名“80后”,刘永灼在恒大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2009年起,28岁的刘永灼担任恒大集团副总裁。分管恒大足球俱乐部,并陆续担任许家印极为看重的恒大矿泉水和恒大汽车的一把手,以不到30的年龄成为许家印的左膀右臂。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显示,2017年底,刘永灼离开俱乐部管理岗位,负责恒大集团科技产业方面的工作,2019年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成立后,刘永灼担任该集团董事长一职。在恒大暴雷后,刘永灼任恒驰汽车总裁,却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最近一次露面是2023年12月26日恒大汽车“大客户交车仪式”上,当时刘永灼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过去一年恒驰5交付量稳步提升。更让人鼓舞的是,过硬的品质与贴心的售后服务让这款车赢得了优异的用户口碑。感谢大客户选择恒驰,信任恒驰,我们将并肩前行,共创辉煌。”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成为刘永灼最后一次为恒大汽车站台,他的恒大“生涯”在1月8日或画上句号。

 

BT财经查询恒大汽车2023中报发现,刘永灼目前持股恒大汽车2163.5万股,占比0.2%。2022年报显示,肖恩、刘永灼与秦立永为恒大汽车三位执行董事,其中肖恩为董事长,刘永灼为副董事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显示,至此,恒大系已经有9名高管被抓,包括许家印二儿子许滕鹤、恒大前总裁夏海钧、恒大原首席财务管理潘大荣、恒大集团原执行总裁柯鹏等,算上许家印,整个恒大系高管已经有10人将身陷囹圄。

 

2

巨亏的恒大汽车

 

 

财报显示恒大汽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至2022年的这5年亏损金额高达971.79亿元,近5年具体亏损金额分别为14.29亿元、44.26亿元、73.94亿元、562.7亿元和276.6亿元,尤其2021年亏损达到高峰值的562.7亿元,加上2023年上半年68.65亿元的亏损,亏损金额已经高达1040亿元。这样的亏损金额已经将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远远甩在身后。2021年的销售净利率达到惊人的-75139.86%,2022年有明显提升,为-20642.86%。

 

 

 

 

恒大汽车的巨额亏损却未能换来高增长,财报显示,近五年的营收分别31.33亿元、56.36亿元、154.9亿元、0.75亿元和1.34亿元,营收在2020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54.9亿元后暴跌至2022年的1.34亿元,不及高峰值时期的零头。

 

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恒大汽车营收1.545亿元,同比2022年同期的0.24亿元增长了541.08%,但净亏损同样高达68.65亿元,其净利率提升明显,依然也有-4447.45%。

 

值得一提的是,财报显示恒大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自2018年后均超过100%,2018年至2022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02.99%、101.39%、103.89%、127.40%和159.58%,2018年至2022年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在102%上下徘徊一个百分点,但2021年2022年资产负债率增长迅猛,这两年分别提升23.51个百分点和32.18个百分点。近两年的资产负债率提升较大,这也和恒大的债务危机的时间段吻合。

 

 

 

 

和造车新势力账上动辄数百亿的现金流相比,恒大汽车的现金流略显寒碜,2020年至2022年,恒大汽车的现金流下滑较快,2020年期末现金和等价物余额为104.8亿元,而2021年则暴跌至24.53亿元,一年减少了80.27亿元。2022年期末现金和等价物余额直接跌至2.199亿元,不及2020年的零头。也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中拥有现金和等价物较低的一家。同期蔚来拥有现金及等价物为231.6亿元,理想为404.2亿元,小鹏汽车为147.1亿元,恒大汽车的超低现金流引发投资者的严重担忧。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表示,“2亿的现金流对车企来说非常危险,以2022年恒大汽车4506人计算, 或能够支付两个月的薪水,而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较为弱势,如果没有新的融资进入,现金流就会告急。”

 

3

5亿美元投资失效

 

 

2024年的第一天,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恒大汽车和纽顿集团之间的股份认购协议以及债转股认购协议,原定于2023年12月31日截止,现已失效。这意味着恒大汽车的5亿美元救命投资泡汤了。

 

 

 

2023年8月,在恒大汽车停牌16个月后,离香港证券交易所规定的18个月连续停牌将强制摘牌的期限只剩下2个月,恒大汽车和阿联酋新能源汽车品牌纽顿集团签署投资协议。协议大致内容是纽顿集团将认购恒大汽车61.8亿股新股,占扩大发行后总股本的27.5%左右,当时每股认购价为0.6297港元,总量约为5亿美元,合人民币39亿元。

 

协议签署当日,恒大汽车的收盘股价为1.7港元,也就是说纽顿集团的收购价相当于市场价的37%,以不到4折的价格拿下恒大61.8亿股,如果纽曼集团付款,时至2024年1月9日收盘,0.36港元/股的股价已经让纽顿集团亏损43%。

 

虽然恒大汽车在公告中仍然强调会继续就交易的关键条款进行磋商,但距离协议生效已经过去10日,纽顿集团并未履行协议,这意味着投资已经不乐观,对于已经量产超过一年的恒驰5来说,可能会失去救命钱,在屡屡传来停产传闻的情况下,这笔高达5亿美元的融资,或能让恒大汽车起死回生。

 

昔日,恒大汽车风光之时全球研究总院拥有3200多名科研人员,下设11大专业研究院,还挖到了包括原东风汽车研究院院长方驰、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等一众大佬。全球范围内共申请了3512项类似研究领域的专利,2632项已获得专利授权。按说这样的阵容其实已经领先众多竞争对手,但恒大汽车却走到了这一步。

 

恒大汽车目前不仅无钱可烧,还有大面积的债务违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恒大汽车负债总额达1838.72亿元,剔除1190.02亿元的住宅业务相关负债后,仍有648.70亿元负债,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116.26亿元,集团逾期商票累计约185.12亿元。 

 

令行业诧异的是,恒大汽车的主要营收并不是汽车业务,而是健康管理业务,该项收入一度占恒大汽车总营收的90%以上,但该项业务同样也是亏损状态,以养生谷为例,2022年收益是15.04亿元,除税后亏损88.24亿元,于2022年末,综合负债净额账面值(包括少数权益)约为247.89亿元。其受限于资金压力,恒大汽车不得不出手旗下47个养生空间项目。

 

2020年8月,恒大汽车一口气发布了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六款车型,号称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两年过后,恒大汽车第一款量产车恒驰5正式亮相,预售价17.9万元,被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称为“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

 

车型发布了不少,但至今量产的恒驰5,作为唯一量产的车型,目前反而几乎没有了消息。就连恒驰官方账号也仅有1万多粉丝,和蔚小理动辄百万以上的粉丝数量相比,略显寒酸。

 

BT财经查询恒大汽车的财报和公告发现,恒驰5目前交付量只有1000辆左右,这在众多新能源车企中几乎是垫底的存在,而在量产的这两年,恒大汽车总营收为26.6亿元,亏损却高达840.1亿元,平均每辆车亏损超过8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恒驰汽车在其举办的“首届720恒驰节”恒驰5订单数为37296辆。2023年8月6日,恒驰汽车官方公众号发文称“恒驰5创下近4万辆预售佳绩”。交付量远远低于订单数,说明恒大汽车的交付能力太差,根源或在于恒大汽车缺钱。也有一种可能是恒驰5的订单含金量太低,据悉恒驰5的预售仅需1000元定金,且在大定之前可随时退回。这么多订单最终交付1000辆左右,退单率高到惊人的地步。

 

恒驰5于2023年7月开启预售,同年9月在天津工厂量产,一个月后开始陆续交付。2023年6月20日官方公告称截至2023年5月底交付量超过1000辆,这也是恒驰5最新的量产数据,随后再无消息,反而多次传出停产的传闻。

 

结合恒大汽车仅存的现金流和5亿美元投资泡汤以及2年交付量只有千余辆来看,恒大汽车在2024年将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4

恒大汽车的难兄难弟们

 

除了恒大汽车的表现不佳,中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后,2023年年底威马汽车折戟,昭示着新能汽车行业逐渐进入重新洗牌期。

 

2015年成立的威马汽车一度风光无限,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名气和销量也仅次于“蔚小理”,和蔚小理三家并称造车四小龙。威马走到这一步主要原因或是车型产品力不足,研发投入偏低。

 

公开数据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的研发支出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9.81亿元,受困于自身营收体量太小,研发投入三年仅增长了9.8%。研发占比也由50.7%降到了20.7%,占总营收的比例很高,但总营收基数太小。同期蔚来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4.29亿元、24.88亿元和45.92亿元;小鹏研发支出为20.70亿元、17.26亿元和41.14亿元;理想研发支出为11.69亿元、11亿元和32.86亿元。在研发支出方面,威马汽车已经全面落后。

  

 

 

 

高合汽车有和劳斯莱斯同款的对开门、可自定义的 LED 灯带、可根据音乐旋转的大屏幕等众多宣传亮点,进入2024年,高合汽车经营情况恶化的情况被经济观察网报道,和讯、凤凰网报道显示,高合汽车或存在裁员、撤店、供应商断供情况,1月2日高合汽车强势辟谣,甚至要起诉“造谣者”。

 

 

 

 

高合的传闻之所以引发业内关注原因或是其销量的下跌,2021年高合汽车卖出了4237辆,2022年卖出了4349辆,每月的交付量仅仅400辆左右。2023年,高合的月均销量只有355辆。高合汽车最近一次公布月交付量是去年11月,HiPhi Y车型10月交付1606台。此后,官方未公布 11 月、12 月的交付成绩。但懂车帝数据显示,高合汽车11月的交付情况中,三款车加起来销量共计696辆,而这三款车在10月的交付量为1834辆,或呈断崖式下跌。

 

 

 

 

汽车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效应,达到一定销量后可以摊薄成本。也就是说销量越高,盈利可能性越大,反之销量越低经营状况就越不乐观。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表示,零跑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时,即可实现净利率转正,哪吒汽车CEO张勇也曾表示,销量达到30万到50万辆,可以做到盈亏平衡。由此可见30万辆或为新能源车企盈利基本线,而50万辆则是“活得好”的分水岭。

 

在2023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车企仅有三家,分别为特斯拉、比亚迪、上汽五菱,但因为广汽、长安、吉利还有混动和燃油车,因此整体上应该还是盈利的,其余新能源车企中除了理想,都仍在冲击盈利阶段,结合30万辆的基本线预测,在2024年,至少有15家新能源车企较为难熬,如图所示。

 

 

 

 

“众多新能源车企产品呈现同质化竞争,缺少核心竞争力,车辆如果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身没有技术含量,必然会有一些资金不支的企业掉队,这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张智勇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竞争。“车企研发投入小,车辆技术不过关,势必会影响到用户的口碑。”

 

据《新京报》报道,许家印为造车砸了2800亿元,有2800亿元的加持恒大汽车尚且如此,那些本身就没有多少资金的中小新能源车企的处境可想而知,2024年将有小米等更新的新势力加入,届时行业竞争将更加白热化,正如比亚迪所示范的,车企的爆发力来自产品力和技术力,单靠噱头和营销就能活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