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聚焦 | 沃尔玛关税转嫁事件中的产业链主权觉醒与舆情风险图谱
2025年3月11日,商务部约谈沃尔玛事件引爆舆论场,24小时内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次。沃尔玛因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0%以转嫁美国关税成本,触发国内舆论的集体反弹——“供应链霸凌”“跪着接单到站着谈判”等标签迅速扩散,72%网民力挺政府强硬立场。
这场博弈不仅是商业纠纷,更成为中美经贸规则角力的缩影:西方媒体将事件框定为“市场干预”,而中国消费者通过“同源厂货”替代路径(如广西牛奶工厂直供本土商超)展现了供应链自主权。
事件暴露了全球化供应链的深层矛盾:当宁波服装厂利润率跌至1.8%的生死线时,沃尔玛的压价要求被中国政法专家质疑违反《民法典》情势变更原则,而东莞智能工厂2.3倍于美国同行的效率则成为舆论反击的底气。商务部此次行动,既是对民意的战略性回应,也为全球供应链治理提供了新范式——从“资本单向定价”转向“主权-资本平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