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9日

注册 / 登录

纯血鸿蒙一出,为啥苹果慌了?

作 者 | Rickzhang

 

就在两周前,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大张旗鼓地展示了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其中不乏与OpenAI这样的行业佼佼者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重磅消息。苹果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套件,包含了优先置顶推送、文本总结、图片生成等炫酷功能,并宣布了Siri的重大升级。然而,这一切背后透露出的是苹果在AI领域的急切追赶。

 

苹果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手,虽然已开发出自有小型AI模型,但在面对更复杂或特定任务时,仍不得不寻求外部合作。WWDC上,苹果宣布与OpenAI携手,借助其ChatGPT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一举动,无疑暴露了苹果在AI方面的不足与依赖。

 

“从行业佼佼者开始合作,”苹果软件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如是说,他口中的ChatGPT“代表了当今用户的最佳选择。”但这样的言辞,更像是在掩饰苹果在AI领域的后发劣势。更令人玩味的是,费德里吉还透露了苹果希望与谷歌的Gemini进行整合的意愿,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苹果在AI技术上的渴求与不安。

 

近期的新闻更是让苹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鸿蒙NEXT——这款被视为纯血鸿蒙即将崭露头角的操作系统——的背景下,苹果CEO蒂姆·库克被拍到与Meta紧急商讨大模型合作。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面对即将到来的AI操作系统竞争,苹果似乎有些措手不及。

 

此前,已有传闻苹果在与长期搜索合作伙伴谷歌商讨进一步的结盟,同时,苹果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与其他AI公司的合作。Anthropic和Perplexity等初创公司也在与苹果接洽,希望将其生成式AI技术引入“Apple Intelligence”。这些频繁的动作,无疑暴露了苹果在AI领域的紧迫感和焦虑。

 

更为严峻的是,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华为鸿蒙HarmonyO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2023年一季度的8%飙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17%,而iOS的份额则从20%下滑至16%。这意味着,鸿蒙HarmonyOS已在中国市场首次超越了苹果的iOS,成为了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

 

鸿蒙的崛起,加之其即将推出的全面融合AI的NEXT版本,无疑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这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不难看出,苹果确实有点慌了。

 

01   伪融合的IOS

 

Apple Intelligence,这是苹果给自己融合AI之后相关服务起的名字。看起来非常酷炫,但其实所实现的功能,都是国产手机厂商在最近一两年内陆续推出并已经家喻户晓的各种AI附加能力。

 

但实际上,根据华为荣耀oppo甚至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的实操案例,可以发现所谓的图片修改、处理文字、要点总结等等能力,可以用拆分的AI模块来快速实现。而在苹果这次新的系统更新中,结合ChatGPT能力被重点推出,甚至为了抚平用户对于信息上云的关注,他们还拿出一个安全私人云的服务。

 

但从这几点和传出与ChatGPT合作时间确定不足一个月的事实,可以猜测IOS 18并不是完整结合AI与大模型的操作系统,苹果没有时间开发,同时也不可能将操作系统底层权限开放给ChatGPT;同理,ChatGPT更不可能将底层权限开放给苹果。

 

因此,唯一能解决的就是两种方式,一个学国产手机厂商在安卓基础上魔改的操作系统,将各种可能使用到的AI能力拆成模块,植入操作系统,实现基础的AI能力感知;另一个就是建立一个运行在底层操作系统之上的中间件,用这个中间件链接外来大模型和苹果系统的APP、SIRI。

 

 

 

因为在不改变底层操作系统权限的背景下,想接入外来大模型,让Siri可以作为使用这些模型能力的入口,就必须给予外来大模型在系统底层之上获取信息、数据和调取APP的能力,而这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做个中间层做缓冲,所有的数据、信息与调取APP的指令在这里交互。

 

 

但这种操作一个问题是很吃内存,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个中间件必须常驻内存,这也是为啥很多以往的苹果手机不能实现完整升级,进而使用AI能力的一个原因;另一个问题就是反应的速度和处理问题的效率会受影响,毕竟不是系统原生能力,通过一个中间层转接,或多或少使用体验会受影响。

 

再加上核心的大模型能力其实都来自云上,姑且不论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单就苹果糟糕的通信基带和技术,移动网络的不稳定,会带给用户极大的使用困扰。

 

某种程度上,IOS 18其实是一个伪融合的AI与大模型操作系统,“缝合怪”有时候确实具备短期上线的优势,但从长远来看,问题依然存在。

 

 

02  纯血鸿蒙的震撼

 

6月21日,余承东在华为HDC2024现场正式发布了鸿蒙NEXT版本,其中最让人注意的就是原生AI的强大能力。

 

去年8月,HDC 2023大会上,华为惊艳亮相,宣布了基于盘古大模型的端侧大模型AI能力,这一创举让鸿蒙系统成为了全球首个集成生成式AI的手机操作系统。此后,众多中国手机品牌纷纷效仿,实现了端侧大模型的落地,国际巨头三星和苹果也紧随其后,公布了自己的AI方案。

 

然而,在安卓生态系统中,大模型的端侧落地主要由应用层面的终端厂商推动,而非系统侧的谷歌。这导致了大模型应用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厂商自家开发的核心APP——智能助手中,尽管部分厂商尝试将其扩展到相册、相机等场景,但创新似乎止步于此。

 

市场上的AI手机,更像是集成了若干个生成式AI APP的设备。这些AI能力被局限在少数几个关键场景内,同时,在手机从被动智能向主动智能的转变过程中,跨应用能力的匹配显得捉襟见肘。

 

华为显然不满足于此。鸿蒙NEXT迈出了两大步伐。

 

首先,华为将盘古大模型下沉到系统底层,部署了一个拥有几十亿参数的端侧模型到鸿蒙NEXT系统中。

 

基于HarmonyOS的系统架构优势,华为将AI能力下沉到子系统,构建了原生智能底座HarmonyOS NEXT。这一创新开放了诸如Image、语音朗读、智能Picker等控件,为开发者实现了“零成本AI化”。这正是鸿蒙原生智能的核心所在。

 

随着手机从被动智能向主动智能的转变,系统层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变得尤为关键。应用层级的AI能力注定是局限的,无法形成生态优势,这也是当前各家在讲述“AI手机”故事时面临的尴尬。而系统层级的AI能力不仅打通了手机系统层的壁垒,实现了AI能力的底层逻辑闭环,更将AI能力控件化,为整个生态赋能,使鸿蒙的AI能力能够迅速从单一场景、单一APP扩展到全生态。

 

鸿蒙原生智能的核心正是聚焦于这三点:一是将华为系统层基于盘古大模型的AI能力深入到各个子系统;二是实现鸿蒙生态的AI工具基础化,为整个应用开发过程提供高效快捷的AI空间和工具,使AI能力从单一大厂应用普及到全类应用商店;三是在此过程中重构权限和安全机制,寻求便携性需求和个人安全之间的平衡。

 

其次,华为搭建了小艺系统级智能体,进一步拓展了其能力范围。

 

小艺的形象焕然一新,呼出入口统一整合到了系统底层的导航条,长按即可呼出,其UI层面的呼出层级与小艺作为系统核心能力的定位高度匹配。更令人兴奋的是,小艺现在支持多模交互,除了传统的语音和键盘输入,用户还可以通过拖拽方式直接“投喂”信息给小艺,这些信息形式多样,包括文本、照片、截图等。信息的输入方式从刻板的语音和文字转变为自然行为下的多种方式。

 

小艺的记忆、理解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它能够充分理解手机侧的各种信息,如邮件、记事本等,并将这些信息作为决策依据。由于打通了底层权限,小艺的理解力和执行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小艺还展示了强大的生成式能力,例如AIGC消除和语音修复等应用场景,生成式图片和文本也将成为用户的新宠。

 

端云大模型的协同作用让小艺在场景感知、意图识别和用户理解方面更加出色,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但更重要的是,开发者现在可以通过小艺开放平台快速构建基于AI模型的系统级智能体,利用控件、API等方式向应用开放AI能力,进而打造出原生智能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模型技术加持下的鸿蒙智慧中枢,使得服务的分发与调度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借助意图框架,系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将这些需求精准地传递给合作伙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贴合意图的服务体验。

 

03   为什么最先搞定的不是苹果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透露,苹果因缺乏人工智能功能,其销售已受到负面影响。尽管苹果计划在iPhone 17中增加内存和神经处理单元以支持生成式AI和日常使用,但这一动作似乎来得有些晚。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苹果的步伐显得迟缓而沉重。

 

郭明錤的评论更是直指问题核心:在缺乏引人注目的AI功能的情况下,苹果今年的出货量可能会下降高达15%。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一家科技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更何况是苹果这样的行业巨头。

 

市场上,“AI手机”已经成为新的热点,而苹果对于AI的态度却仍然模糊。与此同时,微软的Bing AI和谷歌的Bard等竞争对手已经在产品中融入了AI技术,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用户体验。苹果在这方面的落后,不仅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更可能让其失去未来的主导权。

 

更令苹果担忧的是,当市场上的“AI手机”演进到能够感知、记录、分析用户行为和潜在决定的“真AI手机”时,那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将对非AI手机造成巨大冲击。到那时,苹果面临的或许不仅仅是销量的下滑,更可能是品牌的衰落。

 

想想看,当三星、小米、OPPO、vivo的AI手机已经具备私人助理的能力时,还有多少人会愿意为Siri的语音交互延迟而买单?即使是苹果的忠实粉丝,也可能难以抵挡AI技术的诱惑。

 

苹果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市场,更来自于其内部。放弃追逐AI的风口,意味着其核心业务和第二增长曲线都将受到巨大冲击。这是库克、董事会以及股东们都无法接受的结果。因此,苹果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研发AI技术,但自研AI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事情。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苹果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然而,即使是这一举措也显得颇为无奈。因为苹果在AI领域的落后,使得其不得不依赖外部模型(如ChatGPT-4o)来提升AI能力。而这种做法又引发了新的隐私安全问题。

 

尽管苹果多次强调其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并采用了私有云计算技术和芯片级别的数据保护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但这一做法并未完全消除人们的担忧。毕竟,只要数据从苹果公司传给了第三方,它就可能失去对数据的控制权。这对于一向以用户隐私为重的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面前,苹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曾经引领科技潮流的巨头如今在AI领域却步履维艰,这不禁让人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即使是行业巨头也不能停滞不前,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接下来,一切交给市场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