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9日

注册 / 登录

中远海控,400亿豪赌未来?

在行业周期性风险前,中远海控再怎么能赚钱,也依然难以真正赢得投资者的信心。

 

文丨庆秋
BT财经原创文章
头图来源丨创客贴

 

近日,中远海控正式发放了2022年中期现金红利,以约160.95亿股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为323.5亿元。

 

据了解,这是该公司10年来首次中期分红,分红金额约占上半年归属净利润的50%。不仅如此,董事会还规划未来三年(2022-2024年)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当年度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的30%-50%。

 

如此大手笔分红的背后,是中远海控2022年上半年创下历史新高的业绩。中报显示,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2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润647.22亿元,同比增长74.46%,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高达371亿元,环比增长34%,均刷新记录。

 

然而,二级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同频的高振。2022年以来,中远海控股价一路下行,10月10日以8.87元/股创下年内股价新低,相比2021年7月份24.2元/股的高位,已经跌去了63.35%,市值蒸发了2260亿元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媒体对中远海控表现出了消极看法,认为中远海控身处在强周期性的海运行业中,很难长期维持这样的高位业绩,更有甚者感慨这次分红恐将是中远海控“最后的狂欢”。

 

中远海控,能日赚3.6亿元,唯一一家A股集运板块的上市公司,到底为何引发了如此广泛的担忧?

 

 

 

暴利下的隐忧

 

2022年前三季度,中远海控实现营收3165亿元,同比增长36.75%;归属净利润972.1亿元,同比增长43.74%,业绩表现十分强劲。相比之下,茅台都自愧不如,同期营收897.9亿元,归属净利润444亿元,都不及中远海控的一半。

 

按企业会计准则,2022年1-9月, 中远海控的息税前利润(EBIT)高达1436.08亿元,同比增加478.20亿元,增幅49.92%。

 

前三季度,中远海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664.35亿元,同比增长46.03%。中远海控公示显示,主要得益于集装箱航运业务效益大幅增长。

 

2022年1-9月,集装箱航运业务实现收入3112.17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航线收入2977.17亿元,同比增长38.35%;净利润达1166.81亿元,同比增长46.21%;息税前利润率达44.42%,同比增长3.54%。国际航线单箱收入2876.04美元/标准箱,同比增幅高达932.19%。

 

如此惊人的盈利能力,也让中远海控的账面资金非常充盈。

 

截至2022年9月底,中远海控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高达2973.38亿元,同比增长66.28%,占总资产的54.09%。值得一提的是,中远海控的同期负债总计2753.32亿元,单单货币资金就已经可以覆盖住集团的总负债了。

 

与此同时,中远海控的资产负债率也进一步降至50.08%,已经连续八个报告期内出现下降,可见公司资产状态表现良好。

 

 

 

尽管中远海控近来赚得盆满钵满,但三季度财报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隐忧。

 

大面上来看,中远海控三季度依然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较二季度1053亿元仅有一点微涨,还算稳定。但是,归属净利润已出现了12.43%的环比下滑,从二季度的371亿元降为三季度324.9亿元。毛利率上,也不复今年二季度的53.82%,降至42.94%,不仅环比下降了10.88个百分点,同比也下降了9.11个百分点。

 

除了亚洲区内航线,其余各大国际航线的货运量均出现了下滑。第三季度,中远海控的跨太平洋航线货运量同比减少10.79%,亚欧(包括地中海)航线货运量同比减少14.59%,其他国际(包括大西洋)航线货运量同比减少4.74%。总体来看,2022年1-9月,中远海控集装箱航运业务的货运量为18,534,080标准箱,较上年同期下降9.36%。

 

 

 

此外,分航线收入涨幅也在缩小。跨太平洋航线收入在2022年中期的同期涨幅达92%,第三季度同比涨幅仅为28.77%。亚欧航线收入在第三季度还同比减少了4%。

 

此外,还有不断高企的营业成本。2022年前三季度,中远海控的营业成本已经高达1716.97亿元,同比增长31.84%。其中,税金及附加费达到20.74亿元,同比涨幅将近九倍,主要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印花税这三项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信用减值损失(坏账准备)达4.87亿元,比2021年同期1.05亿元,增幅高达363.81%。

 

 

 

周期的无形手

 

拉长时间来看,中远海控并非一直这么会赚钱。

 

中远海控的前身是中国远洋,2007年登陆A股。当时全球贸易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海运运力供不应求,海运价格也处在高位,中国远洋当年净利润就高达208亿元,比上一年翻了近十倍,股价也上涨7倍多。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航运开始进入较长的行业寒冬,中国远洋业绩萎缩,2013年一度戴上了ST的帽子,后不得不变卖资产才避免退市。为改变这种局面,2016年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重组,中国远洋这才更名为中远海控。

 

重组之后,中远海控剔除了干散货航运业务,集中做集装箱航运和码头业务,实现了扭亏为盈。不过,2017-2018年的净利润并不丰厚,扣非净利润分别仅有9.5亿元、1.9亿元。

 

2019年开始,中远海控的经营业绩才逐步好转。2019-2021年,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10.57亿元、1712.59亿元、3336.94亿元,同比增长25.02%、13.37%、94.85%。对应的归属净利润达到67.64亿元、99.27亿元、892.96亿元,同比增长449.92%、46.76%、799.52%。

 

 

 

 

 

最亮眼的业绩莫过于2021年非常惊人的增长,一年的净利润就超过了过去12年的总和。

 

这主要是得益于海运行业迎来了高景气的爆发期。业内普遍认为,2020年以来,受到全球疫情影响,海运市场出现了超预期需求,造成港口拥堵,运价持续处于高位。中远海控的业绩也就自然水涨船高,成为了大赢家。

 

但海运行业是个强周期性行业,这个高位不会永远存在。

 

受全球经济贸易形势影响,航运需求总是即时在变,但供给往往是滞后于需求。当需求增加、供给不足,拿到高额运费的企业纷纷下订单造新船来提升运力。但新船的交付周期长达2-3年,等新船造好了,又会出现供给过剩,如此供需博弈,形成周期。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 

 

可以看到,海运业很容易产生供需错位,而真正能让企业挣到钱的时候,就只是需求过剩运力紧缺的那一个短暂的窗口期。正因如此,中远海控历年的表现并不稳定,扣非净利润经常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难以摆脱行业周期性这只“无形的手”的操控。如果没有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中远海控的业绩恐怕很难冲击到如今的高位。

 

 

 

那么,这个超级红利窗口期还能维持多久呢?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差不多要到头了。

 

多方数据显示,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主要东西航线集运货运量增速下滑,运价也呈现出下滑趋势。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显示,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一直处在高位,但之后开始急剧下滑。2022年12月16日,CCFI已经跌至1339.43点,较2022年最高点跌去了62.8%。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也降到了1000点以下,年内跌幅也达到了六成左右,有货代企业表示东南亚航线已经出现了贴钱的赔本生意。

 

这些市场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了中远海控第三季度财报上。目前来看,中远海控由于单箱收入仍保持在高位,虽然货运量减少,但尚未影响到航线收入的增长。但随着全球疫情影响的缓和,港口拥堵问题已大大缓解,有效运力正在逐步释放,“一箱难求”的局面恐怕也难持续,届时,中远海控会不会“一朝回到解放前”,在低景气周期下不再继续强势吸金?

 

在行业周期性风险前,中远海控再怎么能赚钱,也依然难以真正赢得投资者的信心。这也是其股价为什么长期低迷的症结所在。

 

 

 

400亿豪赌未来

 

手里不差钱的中远海控除了豪掷300多亿元分红外,还拿出200多亿元买船。

 

10月28日晚间,中远海控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的全资附属单船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附属公司分别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造船协议,以每艘2.3985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17.1968亿元)的价格,共计订造12艘全球最大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订造船舶总价为28.782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206.3612亿元。

 

近两年来,中远海控频频下单造船。

 

2020年,中远海控的子公司东方海外订造了12艘2.3万箱型集装箱船,单艘造价约1.57亿美元,总金额约19亿美元,交付期在2023—2024年。2021年7月,中远海控订造了10艘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2021年9月,东方海外又下单订造10艘1.6万箱型集装箱船。

 

2022年中期报告显示,中远海控手持新造船订单32艘、合计运力58.53万标准箱。加上最新下单订造的12艘,其造船订单将达44艘。

 

有媒体认为,在运价大幅回落之际,中远海控还一次性订造12艘船,手上新造船订单已经多达44艘,只会进一步叠加运价下跌带来的风险,是一次“疯狂的赌博”。

 

而中远海控方面认为,虽然集运需求增长面临一定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全球GDP预计仍将保持正增长,而集装箱所装载的大多是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产品和商品,因此集运需求仍将随全球GDP增长而保持韧性。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远海控自营集装箱船舶503艘、约291万TEU,船队规模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运力规模位列全球第四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造新船也是有必要的。

 

自2023年1月起,碳排放强度监管指标CII规则开始实施,直接要求减少5%碳排放,且之后每年要在前一年基础上继续减少2%。这对于老旧船而言很难达标,随着指标不断缩紧,拆解是唯一的结局。届时,无船可用,才是动摇海运根基的大事。

 

从中远海控方面透露的信息可知,这次订造的12艘船舶均采用先进的绿色甲醇双燃料技术,正是迎合了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优化船队结构,保证运力优势。

 

除此之外,中远海控还在大力加码国内两大重要港口,来对冲集运周期带来的风险。

 

10月28日公告显示,中远海控与中远海运集团签订《上港集团股份转让协议》,中远海运集团将其持有的上港集团34.76亿股股份(占上港集团总股本的14.93%)转让给中远海控,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89.44亿元中远海控与中远集团签订《广州港股份转让协议》,中远集团将其持有的广州港2.44亿股股份(占广州港总股本的3.24%)转让给中远海控,易价格为人民币7.79亿元

 

上港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其母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连续十二年位居世界第一。广州港所属港口是我国华南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之一,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也稳居世界前列。

 

而港口也是中远海控的主营业务之一。2022年上半年,中远海控码头业务收入达到46.16亿元,旗下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37个港口投资了46个码头,营运367个泊位,其中包括集装箱泊位220个,总目标年处理能力达1.41亿标准箱。

 

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远海运港口目前在全球集装箱运营商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二位。如今又有了上港和广州港这两大港口的加持,中远海控的码头业务将如虎添翼。

 

中远海控方面表示,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自身从“集装箱航线运营”向“集装箱全供应链运营”转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服务”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冲击。

 

400多亿造船和买港,中远海控这笔史上最大投资,能否为其赌回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相关主题: 中远海控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