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评论:精致利己主义,请从抗疫中走开
2022年4月,中国与新冠疫情的战争突然变得白热化。
先是吉林和上海,紧接着北京以及上海周边地区的疫情陡然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静态或者隔离中的居民。
尤其是上海,这一个多月来从封不封城的摇摆到突然封城的果断,再到人们封控时间超过一个月等待的焦躁,互联网空间上充斥了越来越多负面的信息。
原本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信息传递和舆情体现的属性,出现问题不怕,老百姓讲出来就会引得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而问题得到解决。
但上海这一次由于封控时间有点长,很多人压力太大,痛苦和苦闷无处倾诉,于是互联网空间中充斥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负面声音。
严格来说,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属于社会心理学正常的范围。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人在网络上发声,并不是自己遇到了什么真正迈不过去的坎,或者危重的疾病得不到救治。反而是诸如社区发的食用油不符合心理预期、或者政府提供的蔬菜包中蔬菜不太新鲜等等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甚至有的媒体人还在被隔离到方舱之后天天写日记,日记中充斥着没抢到自己喜欢口味的方便面或者开水没有那么热之类的抱怨。
由于这些切身体会都是发自个人的喜好,带着感情,极容易引发别人的共鸣,这也让写这类文章的博主,这段时间文章流量都不错。
一般情况下,这类文章读者都会在下面留言,不停的抨击社区或者街道,认为他们并没有做好保障隔离人群的生活保障工作。
然而,一切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当下中国抗击疫情的整体工作,是一场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跟病毒传播赛跑的生死竞赛,国家和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论是精准防疫还是静态清零,其核心本质都是想方设法用最小的成本控制疫情的蔓延,保护绝大多数的人。
因此,当下抗击疫情就如同在战场,相关政府部门乃至基层社区能做到的是先保证所有居民的生存权和身体健康权,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是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如果再有条件才能想方设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个顺序绝对不能乱。
主席被认为是一代伟人,是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原因就在于他有几部核心的著作,目前还被全世界政治家所追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矛盾论》和《实践论》。
做事情、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要做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区别,这是所有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应该在核心价值观上就已经做好的认知。
同样在疫情之下,什么是抗击疫情这件事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外国和中国有着不同的选择。
我们认为,保障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解决任何问题的优先条件也是主要矛盾。在这两个权利之中,生存权高于一切。
所以遇到疫情时基层政府部门能做的,就是先想方设法保证居民的身体安全和健康,然后用最低标准保证大家的生存,然后再上升到条件改善,想方设法逐渐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才能逐步将聚集起来的行政力量释放,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和最高效率。我们也才能更快的解除封闭的状态,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
但是当下这些所谓“博主”展现出的字里行间,都是对于抗击疫情、隔离或者方舱管理等等手段,打扰了自己精致生活的怨气。
有的人认为社区发的青菜品种单一,甚至在邻里间大骂出口,还把社区提供的圆白菜撕成一片一片扔在了垃圾场;有的人在方舱找医生和志愿者要90度的开水,以便可以冲泡滤纸咖啡;还有的人因为医生和志愿者沿途向他们身上喷涂的消毒酒精,感到不快并大声抱怨……
一言以蔽之,就是当下抗击疫情的种种举措,干扰到了他们精致的生活,让他们没法享受之前那种惬意的生活状态,他们感觉不舒服。
这种事如果用北京话说,就是“矫情”。
事实上不管是志愿者还是医务工作者亦或是社区工作人员,他们都已经连轴转,很长时间没回过家或没有休息。他们在用自己的付出,想方设法跟病毒传播赛跑,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能帮大家解除这种状态。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不添乱就是抗疫最好的态度。当然如果能伸出手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那就是你美好心灵的展现。
这是体现一个社会居民素质的时刻。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历史上各次灾难、战乱都没有把我们打趴下,靠的就是整体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这一点随着历史变迁,哪怕海枯石烂,肯定不会变。
因此,建议大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面前,收起自己的小心思,说服自己过几天不舒心、不那么满足的日子。
因为我们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对行政资源的消耗,也才能让封城这件事尽快消失。
换句话说,战火肯定是让精致利己主义走开,疫情也一样。
毕竟,自由是伴随义务的,没有100%的自由。著名文豪巴金曾说过,每个人都应遵守生的规则,把个人命运联系在民族命运之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到群体的生存里。
黑格尔也曾说过,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