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11月10日

注册 / 登录

马来西亚华研40周年庆:人工智能助力档案数字化 记录华社文化记忆

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表示,该国华社研究中心(华研)在守护历史遗产的同时,积极拥抱科技,通过数码化与人工智能技术保存和传播珍贵史料,为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留下重要的历史拼图,帮助华社更深刻理解自身的身分与根源。

 

郑立慷是在出席华研成立40周年庆晚宴时发表上述讲话。他赞扬华研投入巨资推动原始文献电子化,并尝试以人工智能整合档案与文献,建立可共享的学术数据库,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历史资料,促进知识传播与社会认同。

 

马来西亚华研40周年庆:人工智能助力档案数字化  记录华社文化记忆

 

郑立慷指出,在信息爆炸与算法主导的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容易让人陷入“信息茧房”,而华研的研究成果与出版物,能帮助社会跨越偏见,增进理解。他认为,民间学术研究与政府政策应形成互补关系,“政策需要学术支撑,而研究因政策实践而更具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国家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为支持华研继续推动学术与科技结合,他当场宣布捐献5万林吉特,以抛砖引玉,鼓励社会各界关注与投入华人文化研究。

 

华研董事主席姚迪刚在致辞中强调,华研并非街头社会运动组织,而是以数据与学术研究为基础,在幕后进行理性论述与政策支撑。他透露,华研正与拉曼大学探讨合作,计划成立“大马华人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程式”,整合各学术机构及社团资料,推动数字化研究与知识传播。

 

同时,华研也正与吉隆坡广义探讨成立“大马华人档案馆”,以系统化保存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


“目前,华研电子图书馆已收藏超过30万张高清档案扫描件。”姚迪刚补充说。

 

据介绍,自1984年成立以来,华研已出版189本书籍与论文集、112期期刊与杂志,并发布11份研究报告。华研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张运华表示,这些成果为华人社会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管理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徐威雄则指出,华研馆藏中最具特色的是各大馆会与学校特刊,充分展现了马来西亚华社的文化脉络。



财经时报综合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领讯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Copyright ©️ 2025 BT财经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