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对采购中国飞机持开放态度 积极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马来西亚政府对采购中国飞机持开放态度,民航局已准备好在标准认证和运营许可审批方面提供便利,以支持中国商飞产品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陆兆福在香港出席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对中国商飞C919客机表现出浓厚兴趣,至少已有一家航空公司展现出强烈采购意向。“我们期待这一愿景实现。航空制造业若能有更多供应商,将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并加快飞机交付,对全球市场都具有积极意义。”
他说,目前飞机制造市场高度集中,仅依赖少数几家制造商供应,若C919加入竞争,将对行业形成有益补充。政府已准备好提供支持与便利,但最终采购决定权在于各家航空公司。
谈及马中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经验时,陆兆福指出,大型项目要取得成功,需着眼长远与深度合作,而非短期利益。例如东海岸铁路(东铁)项目,不仅涉及工程建设,还包括竣工后的联合运营,以确保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他透露,马来西亚正与中方探讨将东铁延伸至泰国边境的可能性,并希望通过铁路走廊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设厂,增加货物运输量。
陆兆福强调,马来西亚是最早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以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例,双方共同打造了“两国双园”模式,为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了范例。他说,随着中企对先进制造、半导体、电子电气、稀土及航空航天产业兴趣浓厚,马来西亚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吸引相关投资。
他表示,美国关税政策不会对中企投资马来西亚构成显著影响。“中企的投资将继续增长,并将马来西亚作为进军全球市场的跳板。”截至2024年6月,中企对马制造业投资已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约8.8万个就业岗位。
陆兆福指出,马中在交通领域已合作逾十年,涵盖铁路车辆采购、本地制造基地建设以及汽车产业合作等。“例如宝腾与吉利的合作,正是马中私营企业协作的典型案例。”他还提到,马来西亚政府正推动“公转铁”政策,将货物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以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
在旅游与人员往来方面,陆兆福认为,马中互免签证政策对旅游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有近400万人次中国游客来马,今年预计同样强劲。”他说,中马航线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也将为两国经贸往来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