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国银行十年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构建跨境清算与支付新格局
2025年,马来西亚中国银行迎来获授权担任马来西亚人民币清算行十周年。十年来,银行作为人民币清算系统设计和升级的核心参与者,积极协助完善本地清算机制,建立账户体系、清算模式和债券质押机制,大幅提升人民币在马来西亚的清算效率,为中马经贸合作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拉开人民币在马来西亚使用序幕。2011年和2015年,马来西亚中国银行先后被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指定为人民币清算行,成为马来西亚唯一“双料”人民币清算行。作为唯一全程参与马来西亚人民币清算系统(RENTAS)设计与升级的银行,马来西亚中国银行协助完善账户体系、清算模式及债券质押机制,大幅提升本地人民币清算能力。
孙淑强:马中双边贸易来之不易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孙淑强指出,近年来中马经贸合作基础不断夯实,贸易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马来西亚则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及最大进口来源国。
他表示,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马中双边贸易在多重挑战下依然实现1021.3亿美元的规模,并保持正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孙淑强强调,自2009年两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来,中马货币金融合作不断深化,已形成覆盖本币互换、人民币清算行设立、跨境结算机制建设以及跨境支付体系对接的多层次合作框架,为人民币结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指出,过去十年人民币在马来西亚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结算规模持续扩大,金融创新成效显著,人民币已成为两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数据,马中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和林吉特结算的比重已由2009年的1%提升至2023年的24%。
李彤:人民币在马广泛获得认可
中国银行(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李彤表示,人民币在马来西亚的使用和认可度不断提升,为双边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透露,2024年马中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二。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占同期马中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24%。
林振辉:跨境人民币制度不断完善
中国银行(马来西亚)董事长林振辉表示,中马金融合作持续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他指出,自2009年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来,双方多次续签合作,推动了两国货币金融往来的稳定发展。2024年,中马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到24%。
林振辉强调,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基础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并深化央行间货币合作。这些举措为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人民币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中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和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位列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万家境外机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持有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10兆元。”林振辉补充说。
十年来,马来西亚中国银行构建起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体系,涵盖清算、结算、投融资、存贷款、外汇交易及薪酬管理等业务,为中马贸易投资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银行积极推广人民币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和双边贸易往来中的使用,为众多标志性合作项目提供关键融资支持,同时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在铁矿石、纸浆等交易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