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4月30日

深莞“双城记”:如何打造大湾区产业协同的 “超级引擎”?

 

 

编者按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正以“深圳创新+东莞智造”的协同模式,书写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崭新篇章。

 

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持续输出科技创新动能;东莞则依托扎实的制造业根基和土地成本优势,构建起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这种分工并非简单的产业梯度转移,而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形成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产业逻辑与经济规律。

 

01产业分工的底层逻辑:要素禀赋的互补性重构

 

深圳与东莞的产业协同,本质上是市场对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结果。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但土地开发强度已逼近50%的警戒线,制造业用地成本高达每平方米2.3万元。反观东莞,其工业用地均价仅为深圳的1/5,且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34个工业大类中覆盖33个,规上工业企业超1.4万家,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未完......
请加入BT财经数据通会员查看全文!
加入BT财经数据通会员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北京领讯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