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8日

【财报深度解读】联想,梭哈大模型

【财报深度解读】联想,梭哈大模型

作 者 | 游璃

正文共计3447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对联想来说,硬件转型不如转而奔向大模型的怀抱。

 

提起联想,老用户心里怕是五味杂陈。曾经的PC霸主能否经历转型的阵痛?到了今天,一季一刊的财务报表更让人有探究的欲望。

 

2023至2024财年半年报发出,联想截至9月末的6个月内营收下滑,利润下滑;毛利率微增0.6个百分点,于向下俯冲的毛利而言也于事无补。

 

将近40的联想要步入中年了,好消息是PC业务仍然是它王牌的倚靠。第三方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全球PC出货量排名前三的品牌中,联想电脑以1600万台的成绩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环比提高0.4个百分点至23.5%。紧随其后的惠普、华硕是熟面孔,老二老三们却也暂时撼动不了它的地位。

 

同样能解读出的消息是,PC似乎逐渐成了联想最后的仰仗。随着疫情时代结束,个人办公需求减弱,联想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儿?

 

1

降本增效2.5亿美元

 

 

从联想财报不难看出,今年它秉持的基调是降本增效。

 

自2022年业绩电话会上杨元庆表态削减业务支出以来,联想的收缩开支计划一直持续到现在。2023-2024财年一季报(即2023年Q2)显示,联想三月内减少了11个百分点的经营费用,销售及分销、行政、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1.39%、13.1%以及11.81%,均双位数下调。

 

联想管理层在财报中表示,联想的终极目标是本财年节省8.5亿美元。最新披露的财报中,联想费用除行政开支基本不变仅增加了0.18%外,经营开支总额下降了6.02%,整体开支减少了2.48亿美元。

 

3月21日,联想举办了拯救者2023生态新品发布会,官宣电竞本、平板等产品,唯独没有手机,这或许从侧面印证,联想已经“战略性放弃”了手机产品线。

 

如此大力的降本,对联想的增效有几分贡献?换句话说,联想业务成色几何?答案是有,但意义待观察。数码行业资深研究员向冠表示:“挽救公司命运不能只靠省钱,增长和新订单才是最直观的挽救业绩的方法,IT企业自救应该把更多力气放在自身业务上面。”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半年内,联想营收273.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9.78%。利润方面实现了47.74亿美元的毛利和9.04亿美元的经营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17%以及44%。

 

单看财报第三季度,联想营收144亿美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70.9亿美元同比降幅为16%,6至9月利润为2.89亿美元,下滑48%。

 

拆分业务构成来看,IDG板块营收下滑是造成联想整体低迷的主要原因。

 

2023财年上半年,联想IDG业务录得收入217.75亿美元,尽管同比下滑了22%,其营收占比仍高达74%。但随着拯救者手机销声匿迹,这部分业务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收缩,再叠加财报中专门点出的“非PC产品销售占智能设备集团收入的20%”,言下之意是PC产品依旧占据版图的80%,这对期待第二增长曲线的投资人来说可能是“最坏的一季”。

 

当然,包含PC、手机、平板等业务的IDG板块是联想一直以来的强势模块,至少从双十一表现来看,联想的基本盘还称得上稳定。

 

 

 

联想公布的双十一战报显示,大促期间联想全网销售额突破了70亿,同日发布的京东电脑数码竞速榜上,联想也在轻薄本、游戏本、平板电脑、台式一体机等品类的竞争中居于16个榜单之首。

 

还有一个影响盈利的原因是联想正在实施清库存战略,财报指出联想存货同比减少了26.71%,这已经是它降存货的第四个季度。

 

从2023财年到现在,连续三个报告期存货减少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佐证了PC产品快速更新换代对于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侧面点出,联想的品牌号召力和执行力依然数一数二。

 

2

PC行业到了改变的时候

 

 

粗看联想财报,似乎会留下业绩低迷的初印象,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二级市场联想的股价不降反升。

 

财报释出次日,联想冲刺到了10.04港元/股的年内高位,此后虽有回落,但大体维持涨势,现在市值已经达到了1187.34亿港元,回过头看,联想股价是从10月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的。

 

继续拉长时间维度,联想2023年整体都呈现出涨势。从年初至今,联想集团上涨了将近60%,是香港市场上涨幅度第二多的公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海内外主流券商纷纷发布研报看多联想集团。

 

商业投资常常是“反直觉”的,但这种情况诞生的背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

 

比如全球PC市场都在萎缩,存量市场里的头部企业拥有更多机会,人们在这时候关注的也不会再是大开大合的激进,而是精细化管理的控制力。

 

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的二季度PC跟踪数据显示,中国大陆PC市场出货量同比下跌了19%达到960万台,联想以340万台出货量稳居大陆地区供应商首位。与此同时,全球PC设备出货量6160万台,交付1420万台的联想市场占有率来到了23.1%,老大的位置还在手上。

 

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PC市场需求复苏迹象更加明显。全球PC出货量环比增长8%,为6560万台,尽管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出货量各自下降了6%和8%,但也已经是行业一年多以来最小的年度出货量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回暖建立在2022年疫情期间带动了个人办公需求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解码Decode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后全球PC出货量就一直在下滑,直到2020年人们不得不居家办公,PC设备才进入爬升期。近三年间,PC出货量从2019年的2.61亿台逐步增长到2.97亿台、3.41亿台,2022年达到3.49亿台,已经与2005年至今的最高峰3.68亿台相差无几。

 

而在2023年,IDC统计的出货量显示前三季度的出货量才刚达到去年全年的53.6%,如果考虑到特殊因素影响,三季度出货量上涨对于市场情绪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联想行业龙头地位的含金量也将进一步上涨。

 

据《中国政府采购报》报道,2022年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台式机的市场份额中,联想电脑“吃”下了7成以上。2022年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笔记本电脑约17000台,联想电脑同样以64%的占比占领头把交椅。

 

所以说,联想过的或是闷声发大财的日子,一边挣钱一边降本增效的举动也正应了管理由粗放到标准化、体系化、精准化的投资界需求。

 

另一个为人称道的点是,联想还在以“新”应战。

 

一方面是推出新品拉动消费,面对苹果年内官宣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 15英寸版、Mac Studio和2023款Mac Pro等重磅产品,联想也推出了旗舰游戏本拯救者Y9000K,并瞄准商用领域发布昭阳X7、X5和X3系列。

 

另一方面是积极拓展新业务。9月IFA 2023上联想以拯救者品牌推出Legion Go掌机,并在双十一大促期间进入了国内市场。向冠表示,在4999元这个价位上,拯救者掌机提供了足够好的性能、配置、可拆卸手柄设计等一切玩家喜欢的东西。

 

向冠认为“联想一直以来都是不以游戏资源为重的公司,它不可能像任天堂那样靠游戏爆款拉动销量,作为PC厂商,它已经做到了直接能做的,发挥了自己最大的长处。”

 

3

AI+PC,奔赴大模型

 

 

总体来看,联想的日子还能过,只不过随着PC市场复苏不利,留给它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联想自己也能看到这个问题据财报显示,疫情之前,联想收入利润率其实很少能超过2%。

 

据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联想净利率分别为1.29%、1.59%、2.165、3.00%和2.72%,互联网行业分析师Evin说:“这么大的摊子,从数据来看组装费仍然占据大头,其实品牌溢价等附加值并不多。”

 

PC市场难以用设备唤醒消费,转型向软件——尤其是AI服务——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在联想的主营业务里,这体现为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

 

自2017年提出“All In AI”以来,联想在AI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今年8月,杨元庆宣布追加70亿人民币以上的投资,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部署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应用。10月24日,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再次提出“AI for All(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个人)”,计划将AI融入全部业务线,布局“从口袋到云端”的计算能力。

 

投入尚未见到显著成果仍需时间来验证。

 

财报中,联想半年内的ISG收入同比下降了17%,并且录得了1.14亿美元的亏损。向冠指出,联想对自己的定位是大模型及各类AI应用研发的算力设施“卖铲人”,它此前擅长的是以CPU为整机核心运算单元,与AI服务器惯用的GPU有一定差别。

 

想抢占AI+PC赛道的不止联想,TMT行业知名媒体人Eric J. Savitz表示,戴尔(DELL)、惠普(HPQ)都在全力押注人工智能以提高销量。而且“如果是押注个人电脑市场的反弹,投资者应该直接投资于制造个人电脑的公司,戴尔和惠普的股票都很便宜,两家公司也都在大举回购股票。”

 

Evin收集的数据也显示,联想在加速AI服务器领域还排不上名次,戴尔、HPE、富士通等海外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约30%,国内的浪潮、联想、中兴等企业,市场份额约为25%。

 

对联想来说,不如转而奔向大模型的怀抱,像苹果做出iPhone、华为做出5G、特斯拉做出Model3一样,用划时代的产品踢破天花板。

 

创新的本质,是大破大立。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