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L4级智能泊车甩出“王炸”,从此高难度泊车你就是最靓的仔
很多新手司机并不怕上路,而是惧怕泊车。泊车过程中发生的剐蹭在交通事故中的占比高达44%,消费者对安全的智能泊车具有强烈需求。
目前L4级智能泊车是最高级别,特斯拉Autopilot泊车仍属L2级需人工监控,奔驰S泊车辅助功能也只到L3级。比亚迪通过自研BOS芯片和智驾云端数据库,超10亿公里路测数据,实现反超。全球首发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成为比亚迪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为用户兜底的L4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L4级指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比亚迪天神之眼的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可以做到“脱手脱眼脱脑”,同时比亚迪承诺,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从技术层面看,比亚迪技术实现多传感器融合,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高清摄像头,高端车型配3颗激光雷达,配合508TOPS算力芯片,能处理300多种复杂泊车场景,包括两侧间距仅5cm的极端窄位。此外,在实测数据中腾势N7在“断头路车位”泊入成功率100%。这些实测的细节已经让比亚迪L4级智能泊车更具说服力。
责任划分是革命性的突破。L4级的关键特征是“在限定场景下完全自主操作,事故责任由系统方承担”。这意味着比亚迪承诺“在智能泊车场景下对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如下图Q&A),跟当前行业普遍的责任模糊状态比优势显著,以保障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赢得更多信任。
天神之眼神奇在何方?
目前比亚迪天神之眼分为ABC三款,天神之眼A,搭载3颗激光雷达,支持极限泊车。天神之眼B,搭载1-2颗激光雷达,实现高速+城区NOA。天神之眼C,全球首创前视三目摄像头方案,无激光雷达却实现激光雷达级感知,且下探至7万级车型。
为适用中国复杂路况,比亚迪进行了算法革新,端到端大模型+中国特色场景优化,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端到端映射。在比亚迪440万辆智驾车型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数字孪生道路库,日均训练里程达4.2亿公里。
通过OTA持续升级功能,如新增 ETC自动通行、三速泊车等,天神之眼车型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覆盖从10万级以下家用车到百万级豪车。以分层技术架构实现性能与成本的精准平衡,以 L4智能泊车兜底重塑智驾责任标准,推动高阶智驾全民化。比亚迪用全栈自研突破技术边界,展现中国车企的担当,增强用户信任,让智能驾驶从“炫技”走向实用和日用。
研发之王的回报
比亚迪在L4上的突破,离不开千亿以上的研发投入。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542亿元,不仅是国内车企研发之王,也是A股研发之王。14年中有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目前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900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比亚迪的研发占比逐年提升,由2022年的4.4%提升至2024年的6.85%,今年一季度再度投入142.2亿元研发,研发占比高达8.4%,位居全球车企之首。正是持续巨额的研发投入,才让比亚迪在刀片电池、第五代DM、超级e平台、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巨额研发费用奠定了比亚迪技术领导者形象,其独特的“研发前置”策略也成为众多车企学习的典范,用业绩反哺研发,再用技术突破反哺业绩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比净利润还高140亿,换来的是第五代DM技术将亏电油耗降至2.9升,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行业颠覆性创新。高研发转化效率,对营收超7000亿元的比亚迪来说尤为关键。
在智能驾驶趋于普及的今天,2025年买车看智驾,买智驾看比亚迪。比亚迪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技术的可靠性与先进性得到充分论证。比亚迪此次率先承诺为智能泊车全面兜底,将重新定义智能泊车新标准,让“好技术人人可享。”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