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镍价触五年新低 印尼冶炼产业陷入停摆潮
随着全球镍价持续下探至五年来最低点,印尼这个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正面临产业震荡。中小型冶炼厂接连宣布停产或减产,产业链出现裁员潮,多个行业组织呼吁政府暂缓新的冶炼项目审批,以避免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
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与印尼矿业部消息,受全球电动车市场调整、库存上升及供应过剩影响,2025年7月全球镍价已跌破每吨15,000美元,为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印尼境内数十座小型镍冶炼厂被迫关闭或停运,部分大型企业也进入“观望与收缩”模式。
印尼镍矿企业协会(APNI)指出,仅上半年已有超过15家冶炼厂暂停部分产线,东苏拉威西和北马鲁古两地影响尤为严重,约5,000名工人受波及。部分设施转为保养维护状态,部分直接裁员或终止合作合约。
产业组织联合致函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请求当局暂停审批新的镍冶炼项目,并重新审查现有项目的可持续性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协会主席表示:“当前印尼镍产业已经进入严重内卷,若不调整政策导向,将由产业红利变成风险炸弹。”
过去五年,印尼政府大力推动“镍下游政策”,吸引大量中资与本地投资建设冶炼设施,期望打造全球电动车电池制造核心。然而,在全球绿色转型节奏放缓、中国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过度扩张已造成市场供大于求。
印尼经济统筹部则回应称,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对镍产业政策的全面评估,包括产能调控机制、出口配额制度、以及资源税制改革等。官员也承认:“我们需要从以‘扩张优先’转向‘质量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