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小规模业者营收持续下滑 债务风险升温
根据韩国信用数据公司(KCD)于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小规模业者动向报告》,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员工人数在5至10人之间的小规模业者平均营业额为4179万韩元(约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0.72%,比去年第四季度更是锐减12.89%,反映出整体内需疲弱及经济景气回落对小型商家的冲击日益显著。
从各行业表现来看,住宿与旅游业营业额年减幅度达11.8%,为下滑最严重行业;酒吧与小吃店则分别减少11.1%与7.7%;速食店、咖啡厅、教育、个人服务业及医疗保健等行业也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尽管该季平均净利润为1026万韩元(约7400美元),较去年同期微增3.1%,但较上一季度减少11.4%。报告指出,年终消费力不足与总体经济疲软为主要因素。
报告也显示,受业绩下滑影响,小规模业者的贷款偿还能力同步恶化。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自营业者中仍有贷款者约361.9万户,其中86.2%(312.1万户)仍在营业,13.8%(49.9万户)已经倒闭。倒闭商家人均贷款余额为6243万韩元(约4.5万美元),平均逾期金额达640万韩元(约4620美元)。
KCD统计,自营业者贷款总额近一年增长约15兆韩元(约108.3亿美元),累计达719.2兆韩元(约5193亿美元);其中逾期未偿还的本金与利息合计高达13.2兆韩元(约95.3亿美元),较去年增加近4兆韩元(约28.9亿美元),显示小规模业者债务风险正在迅速累积。
随着总统大选即将在6月3日登场,主要候选人纷纷推出小商家纾困政见。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推动新冠时期贷款减免与债务调整政策,并扩大低利融资支持。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则建议对营收大幅下滑的业者提供特别贷款与运营稳定资金支持,推动“新起点希望方案”现金援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