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长鸣:马来西亚两代人书写中马友谊传奇
在惊涛骇浪中启航
在马来西亚的商业版图上,海鸥集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了半个世纪的光辉。今年,这个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奋斗的企业迎来了它意义非凡的50周年诞辰。
马来西亚海鸥集团的创始人陈凯希先生,是一位在时代浪潮中逆风翱翔的 "南洋赤子"。当第一届 "陈凯希精神奖" 的奖杯揭晓,无数人想起他常说的那句话:"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 —— 架起中马友谊的桥梁。"
这位出生于 1937 年的华裔企业家,童年在日军铁蹄下颠沛流离,青年时代因政治理想入狱八载。出狱时,他身无分文却目光如炬:"马来西亚需要和平发展,而中国商品物美价廉,这就是商机。"
1975 年,陈凯希先生与 80 位战友共同筹集 16.8 万林吉特,在巴生开设了专营中国商品的海鸥商店。创业首年亏损,股东纷纷退股,他变卖家当买下股份,最终以中国蚕蛾公补酒的专营权打开当地市场。这段经历后来被写入马来西亚商业教科书,成为 "海鸥精神" 的最佳注脚 ——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鸥一样展翅高翔。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