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一季度净亏损1.4亿元,分析师称其患上“疫情后遗症”
作者:C Jessen
来源:seekingalpha
作者系会计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就职于华尔街投行。

随着疫情的消退,两家不同的新冠疫苗公司在最新的季度业绩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故事。
随着疫情逐渐平息,在过去两年里从疫苗销售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制药商们已经风光不再了。尽管如此,上海复星医药有限公司失去的“新冠红利”相对较小。但康希诺生物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一度成为疫苗巨头,现在正在感受业务严重萎缩的痛苦。
复星医药和康希诺都从销售新冠疫苗中获益。2020年,复星制药从德国生物制药公司BioNTech处获得了其mRNA的大中华区的商业化权益。尽管这种疫苗最终没有广泛普及,但该产品在香港和澳门的销售足以强劲支撑复星医药的收入,仅在2021年该公司就增加了10多亿元人民币(合1.45亿美元)。
康希诺的注射式和吸入式新冠疫苗获得了较大的提振,该疫苗在2021年实现盈利19.1亿元,结束了该公司连续五年的亏损。
自今年年初以来,随着疫情的迅速消退,市场对疫苗的需求急剧下降。方正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尽管如此,随着疫情零星散发,以及部分地方为可能的感染做准备,对相关疫苗和药物的需求可能会在短期内上升。
尽管如此,早期只有复星医药和康希诺等少数几家公司拥有获批疫苗产品,但现在疫苗市场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目前,仅在中国就有大约15种新冠病毒疫苗获批,包括几款能够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朱的产品。这表明,康希诺和其他疫苗公司不太可能像早期疫苗研发公司在2021年那样大获全胜。
丰富的药物管线
复星医药在疫情前就拥有多样化的药物产品组合,因此该公司的“疫情后遗症”感觉相对较轻。根据其最新的季度财报,复星医药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7%,至108.7亿元,净利润飙升116%,至9.87亿元。该公司调整后净利润较上年温和增长14.8%,至9.19亿元人民币。
复星医药的这一业绩好于康希诺。康希诺第一季度收入约为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99亿元人民币下降约80%。康希诺还出现亏损,该公司净亏损1.4亿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为盈利1.2亿元人民币。
复星医药将其利润的大幅增长归因于该公司自主研发药物的收入增长。其中,汉曲优(trastuzumab injections)于2021年获批上市,第一季度该产品销售额为5.39亿元,同比增长66.7%。该公司的抗肿瘤药物汉斯状(serplulimab)于2022年3月在中国上市,最近一段时间的收入达到2.5亿元人民币。在此期间,该药还被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批准用于该适应症的PD-1药物。
此外,复星医药还有其他疫苗,以及正在走向商业化的肿瘤和美容药物。今年2月,复星医药子公司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中国国内进行了3期临床试验,其ADC药物FS-1502在中国也开启了治疗乳腺癌的3期临床试验。该公司的抗皱肉毒杆菌毒素的上市申请也获得了受理。
康希诺的巨额支出
康希诺的前景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该公司管理层将其收入和利润的大幅下降归咎于新冠疫苗需求和价格的下降。除了两种新冠疫苗外,康希诺的其他获批产品还包括两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及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病毒疫苗。但这些疫苗的销售时间都不长,因此很难弥补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损失。
尽管营收大幅下滑,但康希诺继续在研发和销售方面投入巨资,使季内该公司的运营成本达到3.38亿元人民币。而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实际上小幅下降了5%,至1.5亿元人民币,但高于其总收入1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康希诺的销售费用飙升60%,至5498万元。
康希诺的管理层可能意识到,该公司无法保持目前的支出速度。最近在网上有消息称,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该公司的CanSino SPH Biologics新冠疫苗生产基地从4月4日起暂停生产。由于没有新产品即将上市,疫苗销售也举步维艰,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39.7亿元,康希诺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寻找机会。4月21日,该公司宣布将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疫苗等生物医药领域的上游产业链和创新技术平台。该基金的目标是筹集至多5亿元人民币,康希诺将出资1.4亿元人民币认购约28%的股份。
对制药公司来说,这种参与私募基金的做法并不新鲜,复星医药也曾有类似的举措。
在估值方面,复星医药目前的市销率为1.2倍,而康希诺的市销率要高得多,达到9.3倍。医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的市盈率更高,达到14倍。投资者对复星医药的估值较低,因为该公司严重依赖子公司,而且其许多药物都是来自外国公司的授权,其新冠疫苗就是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