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04月18日

注册 / 登录

【重点解读】总编聊财经,中信协同带来了什么?

 

作 者 | BT财经

正文共计2771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最近和一个中小企业经营者聊天,他跟我说银行和医院给人的感觉差不多,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想了一下,纠正了他的说法,我认为他说的是过去的银行,过去银行确实是和医院类似,去银行办事和医院差不多,都是“分科挂号”然后进行匹配简单逻辑的“治疗”。而现在的银行不仅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需求功能,还能提供解决系统性相关联的融资需求一站式服务。

 

这也是新时代银行发展的必然,只有彻底摆脱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一模式的旧式思维,创新出协同发展适应时代的新思维,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需求,这也是我认为银行和医院的最大区别。当然医院和银行也有共同点,都是“治病”,一个是治身体的病,一个是治企业的病。不同的是一个是靠技术治病,一个是靠资金治病。

 

 

 

 

协同的“朋友圈效应”

 

2014年2月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亲自谋划、亲自部署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此开启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在2022年召开的二十大上,习总书记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一次将协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22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8个年头。8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可见协同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需要协同,大集团公司发展同样需要协同,协同发展已成为大企业集团高速发展的“金钥匙”,中信集团已经找到了这把“钥匙”。

 

中信集团的规模有多大?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中信集团资产超过8.5万亿元。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信集团名列第102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提升13个位次。在中国,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行业都有中信的影子。

 

这么多子公司,这么多企业,如何实现发展,中信集团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中信协同。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曾在2022年采访中表示“作为一家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协同是中信集团的优势,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集团的总方针,也是旗下企业的发展指引。

 

作为中信集团最大的金融子公司,中信银行在协同发展下坚持差异化发展,通过不断创新产品,构筑起一道护城河,还改变了过去银行陈旧的思维,实现了一站式解决金融需求问题,总结出“协同”战略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案例和应用模式,这一战略举措不仅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经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也为行业提供了众多可参考的经典案例。

 

可见,中信协同不仅是中信集团发展的“万能钥匙”,也是中信银行发展的“万能钥匙”,协同作用的逐渐显现,直接体现在中信集团和中信银行的高速发展之上。中信银行依靠独特的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平台优势,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开展与中信金融子公司的深层次合作,以实际行动不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展现出协同模式的独特价值。

 

“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协同理念是助力实体经济的“开瓶器”,中信集团抛弃了过去集团内众多企业“各自为战”的陋习,力往一处使,从而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中信集团“通过协同圈,扩大朋友圈,最终实现同心圆”的初衷所在。

 

 

为实体经济赋能,才是好银行

 

以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不是说能赚钱就一定是好银行。尤其是在中小企业经营者眼中,能为实体经济赋能的银行,才是他们眼中的好银行。

 

在中小企业亟需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中信银行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对中小企业来说都是雪中送炭,银行和中小企业在整体较为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双赢。在现阶段,谁能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谁才是好银行。

 

“不止于金融服务”是中信银行的服务理念,我理解的是中信集团内的金融和实业子公司联合,为外部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具体说就是中信银行调动资源的能力。往宏观上说是要将实体经济和金融结合在一起发展。

 

这些客户中有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民族企业,例如海光信息就是中信银行协同发展下的成功案例,在获悉客户IPO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为其提供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海光信息是典型的民族企业,一旦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将能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难题,助力我国迈向智造强国,对我国芯片领域的推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海光信息IPO项目只是中信银行众多优秀协同合作成功案例之一,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普通的IPO事件,却让众多企业经营者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中信银行充分发挥中信集团协同合作优势,不断加深与证券、信托、基金等中信集团内头部金融子公司的纵向合作,为客户提供债权、股权、金融衍生品等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向中信银行寻求合作,随着中信银行加大扶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也将会有更多像海光信息这样的企业从中受惠,中信银行正用自身的创新和担当,赋能实体经济,全力助力我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市场的评价,才是最高的评价,在众多企业经营者眼中,中信银行正如他们的宣传语一样——“让财富有温度”

 

 

协同发展的金融“头雁”

 

 

不可否认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中信银行背靠中信集团,加上自身在协同发展下的创新,已经成为中信集团乃至行业发展的“头雁”。协同为中信银行的服务能力“升维”,尽管业内许多银行机构也都在着力构建协同机制,但中信银行背后的资源禀赋、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和推进深度是其他商业银行难以复制的。

 

从这些维度看,中信集团的坚实后盾,无疑让中信银行成为行业中的“头雁”。

 

中信银行“背靠大树”中信集团,实现了“金融全牌照、实业全覆盖”的客户经营模式,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等集团子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的头部企业,这为中信银行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条件。在产融协同方面,中信银行联合集团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板块实业子公司深入赋能客户经营。

 

在全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中信银行在2022年取得不俗的成绩。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1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利润总额7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1%。资产质量上,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33%,比上年末上升21.26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全面落实和推动中信协同,对中信集团的发展同样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看来,中信银行的协同发展已经实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多赢,不仅推动了中信银行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中信集团的发展。

 

协同,成就了中信的大不同。协同,也成为中信集团这么“牛”的关键因素。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相关主题: 中信银行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